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盘头条: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量创纪录 超出所有分析师预期

2022-01-03 05:17

全球财经媒体昨夜今晨共同关注的头条新闻主要有:

  1、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量创纪录 超出所有分析师预期

  2、英国智库CEBR:全球经济将在2022年增长约4%

  3、儿童税收额外补助将取消 疫情下美国家庭负担加重

  4、科技竞争危机感加剧 日本计划月内审议经济安保法案

  5、冬季风暴来临叠加机组人员短缺 美国航班取消问题持续

  6、效仿小摩、花旗 高盛要求在美员工1月18日前在家办公

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量创纪录 超出所有分析师预期

特斯拉第四季度在全球交付了308,600辆汽车,创下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纪录,为该公司加入万亿美元市值独家俱乐部的这一年划下圆满的句号。

  公司周日发布的上述数据好于预期,推动特斯拉全年总销量超过93.6万辆,比2020年不到50万辆的销量增长约87%。接受调查的13位分析师对其季度销量的预测平均值约为26.3万辆,尽管部分分析师在12月最后几天上修了其预测。

  “对于特斯拉来说,这是一个获奖季,因为该公司甚至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期,”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iel Ives在电邮中表示。他称“马斯克公司12月当季表现让人惊掉下巴,2022年会有大量利好因素。”

英国智库CEBR:全球经济将在2022年增长约4%

  英国智库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下称CEBR)预测,在通胀、奥密克戎和供应链危机的影响下,油价将出现相当强劲的上涨。

  据该机构称,未来一年的主要任务将是抗击通胀和气候变化,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将相当强劲,而股市将疲软。

  世界经济在这一年的开始将受到供应链危机和迅速蔓延的奥密克戎变种的影响,但全球经济仍有望在2022年增长约4%。相比之下,该机构对2021年的估值为5.1%。

儿童税收额外补助将取消 疫情下美国家庭负担加重

  被许多进步人士寄希望于成为长期政策的一项疫情临时补贴,目前在美国国会的讨论中陷入僵局。研究人员说,它本可以使许多人免于贫困。

  这份儿童福利金补贴从2021年7月开始,是拜登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部分,每月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数百美元,已经帮助数百万美国家庭支付了食物、租金和儿童看护费用;使数百万儿童摆脱贫困;并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数十亿美元。

  然而现在这项福利将要被取消,而最新一波新冠病例让人们无法上班,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休假。经济学家警告说,援助到期和新增病例的双重打击,可能会给一度炙手可热的经济复苏降温,并给已经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的数百万家庭造成严重困难。

科技竞争危机感加剧 日本计划月内审议经济安保法案

  日本政府称今年将采取行动加强经济安全保障。

  为了防止承担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企业导入日本政府所谓的安全保障上有问题的设备,日本政府将进行事前审查,并将4项新法案提交到1月开始召开的定期国会进行讨论。

  在高科技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日本也在危机感之下加紧加强经济安全保障,意在防止尖端技术的外流,确保国内半导体和医药品等重要物资。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四项新的法案。

冬季风暴来临叠加机组人员短缺 美国航班取消问题持续

  随着冬季风暴向东席卷美国,美国的旅行延误一直持续到周日,而航空公司正在处理由于omicron变体的迅速传播而造成的机组人员短缺问题。

  根据追踪公司FlightAware数据,截至当地时间周日中午,进出美国和在美国境内的航班取消超过2200次,已经发布了3600 多次延误。在此之前,周六有超过2700趟美国航班被取消,7300多趟航班延误。

  动荡的周末在新一波的航班大面积取消中结束了。随着美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相关人员缺勤,自平安夜以来,繁忙的旅行期中已经至少有13000架航班被取消。此时,成千上万的旅行者正试图在假期后返回家园。

效仿小摩、花旗 高盛要求在美员工1月18日前在家办公

高盛集团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鼓励符合条件的美国员工在家办公,直至1月18日。随着Omicron变种影响扩大,该公司效仿其多家竞争对手,改变了重返办公室的计划。

  发言人补充说,高盛的办公室将继续按照此前宣布的COVID-19安全计划开放。这些措施包括:要求接种疫苗、2月1日起对所有符合条件人群实施强化措施、1月10日起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测,以及强制佩戴口罩。

  金融公司一直在努力解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恢复正常业务,以及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如何与员工沟通并留住员工等问题。由于最近的病例激增,许多其他银行已经要求员工远程工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