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12-25 13:34
继潘石屹17日偷税漏税被罚7.09亿后,李嘉诚也碰上大麻烦了,长江和记名下一笔717亿的巨额交易被盯上。
2020年上半年,李嘉诚名下公司长江和记业绩下滑,为提振士气美化财报,从去年10月开始,李嘉诚就已经打算卖掉不赚钱的欧洲电信基础设施业务,甚至找好了买家――西班牙Cellnex电信公司。二者已经拟好初步协议:李嘉诚以717亿人民币的价格,把欧洲2.91万个通讯基站卖给西班牙公司。
如果这笔交易能顺利完成,李嘉诚将从欧洲市场套现717亿。但最近英国的突然插手,极有可能搞黄这桩美事。
一、赚了钱还想跑?李嘉诚遭英国调查,曾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勋章”
近日,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初步裁决显示:长江和记与Cellnex Telecom的交易规模太过庞大,很可能会“阻碍第三家国内竞争对手的出现”,对英国以及欧洲现有的通讯基础设施市场格局会产生影响,竞争减少可能会导致服务降低。
也即李嘉诚的这笔近千亿的套现交易,触发了英国的“反垄断调查”。CMA曾对苹果、谷歌几大巨头都用过这招。该报告接受意见反馈的截止时间是2022年1月7日,距今不到半个月,留给李嘉诚的翻盘时间不多了。
当年李嘉诚抛售国内资产,携千亿资金转仓英国。在欧洲正遭受经济危机重创时,拿下了英国近25%的电力、10%的燃气,稳住了大半个英国的实体经济,目前李在英资产超4千亿。英女王甚是满意,授予李嘉诚含金量极高的“KBE爵士勋章”,用于表彰其对英国企业、教育、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
只是进来容易出去难。之前李嘉诚在英投资确实躺赢好长一阵,但后遇英国脱欧事件,让其资产大幅缩水,当李悔悟想撤离为时已晚,赚了钱就想跑的套路似乎行不通了。如果这次英国CMA调查真的成立,不仅面临高额罚款,其在英国多年的布局也将毁于一旦。
二、93岁李嘉诚战略大调整:开启英国“卖卖卖”、中国“买买买”模式
除卖掉近千亿的英国电信业务外,12月8日消息称,李嘉诚打算以105亿的价格,卖掉英国伦敦的“瑞银集团总部大楼”。
反差明显的是,李嘉诚却在国内开启买买买模式。仅是12月,李嘉诚就已增持购入长实共55.25万股;今年以来,李更是先后增持超百次。频繁操作之下,长实累计涨超20%。
李嘉诚还分别花7.16亿港元买下香港地皮、102.8亿港元拿下启德机场黄金地段,同时拿下上海三林印象城、成都晶融汇。另有消息称,李嘉诚还打算花25亿投资国内发电新能源项目。东窗不亮西窗亮,李嘉诚虽已93岁,但观其投资思路依旧清晰敏锐,不失当年“潮汐猎人”雄风。
年龄似乎并未成为李嘉诚的投资阻碍。其精神矍铄背后“充满话题性”的葆健投资,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当年李组织团队赴美考察减慢人老速度的分子,按照哈佛的实验结论,这是种“拉长啮齿动物3成健康期”的分子。考察结束,李嘉诚不仅自己吃,甚至掏1.8亿将其纳入麾下。与之相关的延年制剂“赛乐瑞”,被京-东引进后,一度被跟风者奉为“干预变老圭臬”。
李嘉诚本人似乎并不避讳这类传闻,名下屈臣氏更是打出“超人也有食”的口号揽客,自己则多次与小33岁女友高调出行。若非“赛乐瑞”一类衰老干预剂颇有价位门槛,此类成品或早因名人效应进入千家万户。清北、川大、复旦今年频发相关科研临-床背书,证实其在帮助生物体逆转老化方面的优越性。不知老年李嘉诚不俗的精力是否与之相关。
三、李嘉诚:“我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自2013年-2015年抛售国内千亿资产以来,李嘉诚一直被称作跑路界的祖师爷。频频高买低卖却巧妙避开了最高点风险,适时抛出不留恋,赚得盆满钵满,成功将其人生信条“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发挥到极致。
效仿者潘跑跑也用过类似套路,清空国内多地资产,谋求出售“SOHO中国”业务,出逃美国,但成效远不及李嘉诚。有意思的是,57岁的潘也跟风食用变老干预分子,“赛乐瑞”在某东大热或与之相关。
不过“李嘉诚们”的投机惯用套路,似乎没那么好用了,多国已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李嘉诚曾想用200亿收购加拿大新能源公司,后因反垄断风波叫停;2年前,想收购澳大利亚电力公司,也因反垄断终止。
风向已变,欧洲行不通,国内却出现新机会。几大房地产大企今年受挫给李嘉诚重新进场腾出不少空间。包括李嘉诚的老年爱好―大健康产业也迎来高光期。马云系云锋基金也以投资“时光派”的形式,入场干预变老赛道。造高铁的上市公司同样入场,干预衰老的“O2ark高压氧舱”在上海北京等地大热。加之国内60岁以上人口逼近3亿,老而不衰已是大众软需求,不得不说,敢于首吃螃蟹的李嘉诚嗅觉确实敏锐。
兜兜转转一圈又回来了的可不止李嘉诚。潘石屹最近同样动作频频,不仅一改此前一毛不拔形象,连掏1000万慈善捐款,其移民美国的妻子张欣也在海外连发多条动态称“老潘最关心老家的事了”。鬼精鬼精的地产巨亨们同出同进,不免惹人侧目。
对于外界质疑,李嘉诚倒是看得很开:“我只是个商人,请不要用空洞的道德衡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