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12-21 0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策略·牟一凌团队|等一等再买入
策略·牟一凌团队|资金波动的不确定在上升—资金跟踪系列之二
宏观·周君芝团队|货币宽松路上终于等到降息-12月LPR点评
宏观·周君芝团队|新能源,新增长
通信·马天诣团队 | 激光雷达或成元宇宙核心场景
通信·马天诣团队 | 元宇宙之光—新一轮数据流量投资浪潮风云再起,行业拐点将至
医药·周超泽团队 | 诺思兰德(430047)公司深度研究: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
汽车·邵将团队 | 自主车企品牌上攻提速,供应链有望充分收益
医药·周超泽团队 | 中药消费品有望迎来价值重塑的战略机遇
能源开采·周泰团队 | 能繁母猪存栏调整基本到位,种子法修正草案即将二审
建材·李阳团队|海螺水泥:坚定减碳,看好“现金牛”的绿电投资
汽车·邵将团队 | 亚太股份(002284)事件点评:汽车电子获重要突破,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等一等再买入
下跌,调整还未结束
当下,经济基本面下行已是共识,对市场未来不构成主要的冲击,但市场的企稳反弹需要经济和信用环境的企稳。
A股市场短期会与海外流动性与风险资产波动连接
海外风险扰动逐步释放后,A股将迎来年度级别的布局良机。
不要纠结于短期博弈,也不要低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于意图在下跌中买入的投资者,我们建议再等一等,等待海外风险资产扰动进一步计入价格,等待一季度信用和基本面层面出现更多信号。投资者应该在波动中寻找主线:传统周期的盈利重估、金融、电力与电网新基建和乡村振兴。
国内流动性超预期宽松;稳增长政策实施低于预期;碳中和政策实施低于预期。
详见《等一等再买入20211220》
分析师:牟一凌 执业证号:S0100521120002
研究助理:方智勇 执业证号:S0100121120020
研究助理:梅锴 执业证号:S0100121120017
▍资金波动的不确定在上升—资金跟踪系列之二
上周(20211213-20211217)当前市场整体共识度有所下降,各类投资者在农林牧渔、化工等行业的买入共识度较高,在非银、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次之。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电新、军工、石油石化等板块在被主动股基与两融减持的同时,以北上配置盘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仍在选择买入。
但当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认为周五当天是“新规”影响的开始,考虑潜在外部风险(美债实际利率、人民币汇率等),那么当下来自资金波动的不确定需要被重视。
测算误差。
详见《资金波动的不确定在上升——资金跟踪系列之二20211220》
分析师:牟一凌 执业证号:S0100521120002
研究助理:梅锴 执业证号:S0100121120017
▍货币宽松路上终于等到降息-12月LPR点评
1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2月1年期LPR报3.80%,前值3.85%,时隔20个月再次下降;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前值4.65%,保持不变。
本次LPR调降宽松信用信号极强
本次LPR调降时距离上一次相隔20个月,反映国内经济再次进入较大下行压力阶段。
历史上降息均发生在经济面临较大压力时期
2014-2015年经济内外需求下行,央行自2014年11月连续6次下调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019年下半年受贸易摩擦影响出口低迷,工业生产压力较大,1年期LPR利率3次下调;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陷入停摆,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果断两次调降。
历史上降息是货币信用较宽信号
2014-2015年、2019-2020年连续降息降准之后,社融都均有回升。
为什么高通胀高出口下仍选择降息
经验上降息锚定PPI通缩状态。PPI同比已经小于零且持续下探,此时才有降息。目前出口仍处于高景气阶段,PPI同比仍在历史高位。当前时点选择降息,似乎有悖于历史经验。
当前降息节奏之所以不同于历史经验,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目前内需数据降至历史低点。今年下半年以来内需板块持续收缩,消费、地产、基建等指标显示当前内需疲软,稳增长压力较大。
其二,目前通胀和出口看似较高,然而未来这两大变量或将同比下行。PPI高点已过,且国内保供政策效果明显,明年PPI进入下行区间。此外,2022年海外经济热度及撬动的中国出口大概率弱于今年。
LPR调降后,MLF、OMO调降还会远吗
我们认为后续MLF利率有调降空间。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MLF持续倒挂已久。而中国利率框架中一年期LPR和MLF有较好的联动效应,经验上降1年期LPR,随后再降MLF利率。1月是信贷投放大月, MLF利率调降节奏可能偏快。
目前看OMO利率调降迫切性不高
若未来融资需求持续疲软,可能会考虑调降OMO利率,进一步降低银行成本,刺激信贷投放。
未来不排除五年期LPR调降可能
经验上中国降息一般为应对居民信贷萎缩。中国信贷中对利率高低敏感的主要是居民信贷,其他信贷板块更多对融资可得性敏感,对利率高低敏感度不高。所以经验上中国降息主要为刺激地产销售。不排除未来五年期LPR调降可能。11月地产指标边际回暖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国有背景房企融资好转但行业融资条件并未系统性转好。稳定地产的重要条件在于稳定地产销售。居民信贷主要挂钩五年期LPR,地产销售没有得到改善,五年期LPR就有调降可能。
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
详见《货币宽松路上终于等到降息-12月LPR点评20211220》
分析师:周君芝 执业证号:S0100521100008
▍新能源,新增长
双碳目标之下,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方向
新能源对经济发展来说,需求端三个“新动能”:新能源产业链投资、传统产业低碳升级、低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供给端有两个“高质量”:单位能耗降低;能源结构更绿色安全。
新能源产业政策有三类
总量目标政策、财政补贴政策、重点领域针对性政策。
未来新能源制造业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将陆续推出
中国新基建中的新能源发展,政府引导新基建的模式,投资主要集中于投资额大、回报时间长、公共性质强的项目。
风险提示
碳中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内外政治博弈超预期。
详见《新能源,新增长20211220》
分析师:周君芝 执业证号:S0100521100008
分析师:谢文迪 执业证号:S0100121110022
研究助理:谭浩弘 执业证号:S0100121110017
行业深度
▍激光雷达或成元宇宙核心场景
奔驰L3级自动驾驶将于德国落地,搭载法雷奥激光雷达
中国预计2025年L2~L3级超50%。奔驰率先落地有望带动更多主机厂在法规趋于开放的前提下启用自身自动驾驶服务,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配套车型数量增长明显
C端市场机械式激光雷达受制外观、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难以配套乘用车规模量产,固态产品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落地受限,因而短期内乘用车激光雷达方案仍将以半固态为主
投资建议
建议产品厂商万集科技、光学元器件领域天孚通信、腾景科技、福晶科技、永新光学、聚焦激光器器件/模组领域的炬光科技、光库科技。
风险提示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激光雷达降本幅度不及预期;激光雷达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主机厂对激光雷达接受程度不及预期。
详见《行业深度研究:激光雷达或成元宇宙核心场景20211220》
分析师:马天诣 执业证号:S0100521120002
研究助理:马佳伟 执业证号:S0100121100028
研究助理:崔若瑜 执业证号:S0100121090040
▍元宇宙之光—新一轮数据流量投资浪潮风云再起,行业拐点将至
2021年数通市场景气度边际向好,我们认为随着新一轮数据流量投资浪潮风云再起,数通市场将迈入未来3~5年新一轮的景气上行周期,上游光模块拐点将至。
光模块技术更迭加速推进,当前行业开始进入800G迭代初期
在即将到来的技术更迭红利窗口期,各厂商800G产品的进展值得重点关注。
下半年以来下游电信市场景气度回暖,光模块厂商方面,上半年需求疲软、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加速小厂出清,出清后价格趋势有望向好,同时光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有望提供降本空间。
投资建议流量催化行业加速迈入上行周期,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聚焦数通市场的行业龙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供应链体系稳定、具备大规模交付能力是核心优势,同时在800G领域进展靠前,未来有望抓住技术更迭的红利窗口期。建议重点关注聚焦电信市场的行业龙头华工科技。同时建议关注光通信行业内的亨通光电、博创科技、光迅科技、太辰光、剑桥科技、平治信息、天邑股份、共进股份、中贝通信、通宇通讯。
风险提示
电信市场/数通市场的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光模块价格降幅过大。
详见《行业深度研究:元宇宙之光——新一轮数据流量投资浪潮风云再起,行业拐点将至20211219》
分析师:马天诣 执业证号:S0100521120002
研究助理:马佳伟 执业证号:S0100121100028
研究助理:于一铭 执业证号:S0100121090001
公司深度
▍诺思兰德(430047)公司深度研究: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
基因疗法新秀,基因治疗与重组蛋白双平台支撑丰富管线公司多款药物研发进展均处在全球前列,其中基因治疗药物NL003、重组蛋白药物NL002均处于临床III期,预计2022年提交NDA,重组人胸腺素β4(NL005)处于Ⅱ期临床,预计2025年上市。
NL003重组人肝细胞裸质粒改善缺血优势突出,剑指超百亿市场目前严重肢体缺血(CLI)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国内保守预计待治疗人群超过百万,NL003有望实现革命性治疗突破,预计明年提交NDA,2023年将进军这个百亿大市场。
投资建议综上,公司作为生物工程创新型企业,拥有两个重磅基因治疗平台,在研产品丰富且成熟度高,重点产品进度居世界前列,且后续仍有在研产品持续推向临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有望成为一家先进成熟的基因治疗公司。由于公司重磅产品还在研发之中,每年均需投入巨额研发费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亏损状态,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0.65、0.70和1.90亿元,净利润为-0.72、-0.68和-0.59亿元,通过对上述三个核心产品进行分布估值,我们预计公司合理市值为113.73亿元,首次覆盖,予以“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详见《诺思兰德(430047)公司深度研究: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20211220》
分析师:周超泽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5
分析师:许睿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7
行业周报
▍自主车企品牌上攻提速,供应链有望充分收益
汽车周期定位:目前汽车行业库存周期处于被动补库阶段本轮主动补库周期结束,行业确认于5月开始进入被动补库阶段,被动补库阶段汽车板块的投资特征是板块内部滞涨股补涨。汽车零部件板块迎来中期、长期配置性机会汽车周期当下周期定位利于零部件板块估值修复: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呈显著的周期特征,景气度受库存周期驱动。2019年四季度汽车周期触底,在经历了2020年全年的被动去库(复苏期)及2021年上半年的主动补库(过热期)后,行业现阶段处于被动补库(滞涨期)。滞涨期汽车板块的投资特征为板块内部滞涨股补涨。在经历了行业的复苏期和过热期之后,滞涨期内零部件板块为主要的滞涨板块,后续随着芯片供给的“正常化”,行业补库会带动零部件行业收入端增速上行。汽车零部件为行业下一轮产能周期主要的投资方向,有望诞生全球龙头企业
2011年SUV渗透率超越10%,开启了行业10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2021年电动车渗透率超过10%,汽车作为重要的智能硬件,电子电气架构正在由分布式到域集中转变。十年轮回,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并正在开启行业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电动化的前半场造就了宁德时代等一批全球龙头公司,智能化的后半场,有望在未来10年造就新一批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汽车零部件板块为未来10年产能周期主要的投资方向。
如何挑选汽车零部件公司
我们认为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由分布式向三域集中的趋势会成为汽车零部件重要的选股线索。其中智能座舱域建议关注德赛西威(计算机与通信行业联合覆盖),自动驾驶域中线控底盘渗透率有望在下一轮汽车库存周期中加速提升。推荐龙头中鼎股份,建议关注拓普集团和亚太股份。投资建议本轮主动补库周期结束,行业于5月开始进入被动补库阶段,乘用车板块经过复苏期估值修复充分,较零部件板块溢价明显,乘用车板块仅存在波段机会。与此同时乘用车利润增速低于零部件,补库周期开启后板块估值开始震荡或收缩,业绩为王。汽车板块内大概率发生子行业轮动,零部件板块有望成为最优配置。乘用车板块建议关注吉利汽车、广汽集团(2238.HK)、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零部件板块推荐中鼎股份、亚太股份、兆丰股份,建议关注德赛西威(计算机与通信行业联合覆盖)。风险提示房地产对消费挤压及芯片断供导致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汽车行业毛利率低预期等。
详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11218:自主车企品牌上攻提速,供应链有望充分收益》
分析师:邵将 执业证号:S0100521100005
▍中药消费品有望迎来价值重塑的战略机遇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34%,涨幅跑输上证综指(-0.93%)和沪深300(-1.99%),其中15日受美国商务部新闻影响,跌幅达到2.31%。本周中药板块表现较好,本身处于历史估值低位,且行业消费属性强,股权激励保障行业增速,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升的投资机遇,因此本周我们探讨中药板块。
低估值中药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塑的战略机遇中药是目前医药板块中除医药流通之外估值和股价最低的板块。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文件支持中医药发展,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品牌中药的消费属性较强,大多拥有自主提价权,产品利润基础及弹性有保障,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多数品牌中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在持续提价。其次中药消费品大多在OTC端进行销售,受医保政策影响相对较小,有望向日常消费品估值靠拢,迎来估值重塑的战略发展机遇。
众多独家品种叠加股权激励,行业向上空间充分打开中药品种、品牌、专利壁垒高,独家产品具有稀缺性。近年来多家中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得到改善,零售端营销改革和渠道改善增加产品销售业绩,2020年开始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出台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业绩年增速要求集中在10-20%,行业发展速度得到保障,向上空间充分打开,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策略观点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大力支持,中药独家品种具有稀缺性。目前中药板块处于低估值,有望迎来配置良机,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营销改革改善+股权激励保障等多轮利好冲击下,有望看见部分中药消费品持续发力OTC市场,给企业带来估值+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有品牌价值和独家产品优势的同仁堂、片仔癀、健民集团、济川药业、羚锐制药等。
本周股票建议关注组合成长组合:药石科技、佰仁医疗、爱博医疗稳健组合:九洲药业、片仔癀、博腾股份(维权)弹性组合:健民集团、济川药业、同仁堂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医疗消费需求下降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详见《行业周(月)报:中药消费品有望迎来价值重塑的战略机遇20211219》
分析师:周超泽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5
分析师:许睿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7
研究助理:宋丽莹 执业证号:S0100121120015
▍能繁母猪存栏调整基本到位,种子法修正草案即将二审
本周(2021/12/13-2021/12/17)农林牧渔下跌1.87%,沪深300下跌1.99%。细分子行业中渔业(0.92%)和种植业(0.89%)涨幅居前,养殖业跌幅较大(-3.10%)。个股涨幅前三名分别为万辰生物(17.12%)、万向德农(14.44%)众兴菌业(10.40%);跌幅前三名分别为鹏都农牧(-10.17%)、傲农生物(-7.97%)、牧原股份(-7.54%)。
本周重点关注:能繁母猪产能调整基本到位,种子法修正草案即将二审【生猪】 本周生猪均价16.36 元/公斤,周环比下跌1.8%,猪肉平均批发价24.01 元/公斤,周环比下跌2.2%。目前市场标猪供应充足,抵消了前期缺大肥的影响,需求端临近冬至消费旺季,屠宰端仍有支撑,预计猪价短期震荡为主。①11月全国猪饲料产量1141万吨,月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12.9%。表明产能仍处于释放期或养殖端有压栏的操作。②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月环比下降1.2%,已接近正常保有量。意味着母猪产能已提前调整到位,2022年四季度猪价运行中枢有望上移。但仍需注意行业对明年下半年猪价乐观的一致性预期有可能导致养殖端出现滚动压栏的操作,从而对猪价的涨幅产生抑制。从更长期的角度来说,猪周期拐点的推进不只有母猪去化唯一一条路径,养殖端补栏情绪持续低迷最终也将传导至商品端并放大产能去化的边际效果。考虑到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我们认为周期中兼具成长属性的个股更具备提前布局的价值。建议关注兼具“财务稳健”和“业绩弹性”的养殖企业(唐人神、温氏股份)。
【种业】本周玉米、小麦现货价分别为2754.6元/吨、2854.7元/吨,周环比上涨0.1%、0.7%。新季玉米陆续上量,但东北主产区天气不稳定,极端降雪或影响玉米运输。春节前美国玉米到港预计低于200万吨,进口玉米集中到港供应冲击减弱。① 12月USDA全球农作物供需报告中2021/22年度世界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3.0554亿吨,高于11月份预测的3.0442亿吨。全球玉米数据方面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玉米产量从2.73亿吨下调到2.7255亿吨,但这仍然是创纪录的产量。②种子法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12月20日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拟进一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完善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行业角度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国内粮食市场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政策层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提速。建议关注科研实力领先、具备转基因先发优势的优质种子企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周期”与“成长”双重红利,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出栏量低于预期;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养殖疫情爆发超预期。
详见《能繁母猪存栏调整基本到位,种子法修正草案即将二审20211219》
分析师:周泰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9
▍海螺水泥:坚定减碳,看好“现金牛”的绿电投资
近期,受兖矿能源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影响,市场较为关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我们梳理龙头海螺水泥(包含集团)2021年对节能减排、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表现,可以看出,海螺在“风光电”的布局明显加快,也为碳减排、碳交易提前奠定优势。
布局新能源受政策鼓励,有利降碳、节电,直接意义是降本、增强竞争力
在双碳前提下,节能减排与企业成本直接挂钩。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在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作为高耗能行业,水泥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①降低煤耗:2020年海螺水泥合计消耗煤炭3464万吨,今年煤价上涨成本压力陡增,10月煤价峰值为2592.5元/t,往年以500-600元/t为主,企业有充足动力降低单吨煤耗,通常采取技改方式实现,例如分解炉扩容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篦冷机设备升级提高热能回收效率,2020年海螺针对24条熟料产线分解炉扩容、28条熟料产线篦冷机技改,熟料平均标准煤耗下降3kg,此外正在试点推广的技术还包括富氧燃烧等。
②降低电耗:2020年总耗电量144.7亿kwh,余热发电是海螺工厂标配,装机总量为1263MW,全年累计发电量87.14亿kwh,约占全部电量需求的38%。也可以通过技改,例如锟压机技改提高水泥磨运转效率、降低工序电耗。如果外购电用光伏、风电替代,将迅速减少用电成本。
③绿电投资:2021年12月4日,广西兴安海螺18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12月3日,海螺水泥签订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规划项目包括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淮河码头等。11月13日,宣城市政府、海螺集团、华晟新能源围绕新能源产业投资、光伏技术研究等签署战略协议。10月29日,海螺水泥投资23亿元实施益阳海螺新材料、新能源综合开发项目。9月17日,海螺集团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为首席科学家(曾获全球玻璃“奥斯卡大奖”)。8月30日,海螺水泥以4.43亿元收购海螺新能源公司100%股权。
④资金优势+地利:在手现金充裕,前三季度货币资金63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63亿;一体化布局借助区位优势,例如安徽凤阳石英砂矿产丰富,公司工厂遍布全国,既有富风领域(西北),又方便落地分布式光伏。此外,水泥同行同样具有降碳需求,公司未来如有余电外售渠道较多。
我们提示重视基建链,基建投资有望发挥“抓手”作用,有效对冲明年尤其Q1的下行压力;关注新旧能源转换升级,投资绿电龙头占优。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51.7、358.6亿、359.7亿,12月17日收盘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6、6x,估值低于历史中值,维持“推荐”评级。
国内政策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不及预期;天气变化不及预期;绿电投资进展不及预期。
详见《【民生建材】海螺水泥:坚定减碳,看好“现金牛”的绿电投资20211220》
分析师:李阳 执业证号:S0100521110008
▍亚太股份(002284)事件点评:汽车电子获重要突破,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021年12月17日公告表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的定点通知,公司将作为长城汽车的零部件开发和生产供应商,开发和生产 M6 车型的ESC 产品。
核心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公司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车企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
公司斩获长城汽车重点车型平台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定点,有望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公司获得长城M6车型平台ESC电子产品定点,此前已获风骏5/7及P06车型平台ABS项目定点、EC01车型的ABS及EPB项目定点,以及CHB025A车型平台ABS和EPB定点。我们认为此次ESC产品定点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取得历史性突破。ESC作为核心汽车电子产品主要由外资Tier1供应,而ESC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及项目配套经验有望成为公司进一步实现线控制动产品、以及整套ADAS解决方案项目定点的重要“能力背书”。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获得头部自主品牌认可,预计在“缺芯”及“自主可控”的趋势下,头部自主车企的“示范效应”有望令公司成长为中国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自主品牌全面崛起,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定点持续落地,有望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公司ABS/EPB/ESC等汽车电子产品相继获得核心自主品牌认可,基础制动产品为国内一线龙头。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ADAS及轮毂电机业务,可以为整车厂提供全栈式制动产品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带动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公司当前已与一汽、东风、长城、上汽、吉利、长安等主机厂展开紧密合作。后续公司有望在成本、本地化服务以及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上具备显著优势,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成为中国制动领域的“博世”。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34.5/41.9/54.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0/1.22/1.9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101/58/36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放量,业绩有望重回历史高位水平,作为中国制动行业龙头有望享有估值溢价,维持“推荐”评级。
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详见《亚太股份(002284)事件点评:汽车电子获重要突破,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11220》
分析师:邵将 执业证号:S0100521100005
(数据截止2021年11月26日)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所载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