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夜读丨巴菲特没有用?高手都应该走出自己的交易之路

2021-12-13 23:40

股市正常轮动,我感觉只要方向没有错,只要某某板块上涨的时候我们确保在车上,这就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天天盯着,有那时间,还不如吹吹水。

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大跌,其次才是大涨

因为前者是机会来了,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兔子来了,那一刻是最激动的,当然那种感觉远比吃几顿兔子来的更快。

而后者是将要告别机会了,吃兔子的那一刻,脑子里想的全是去哪里等下一只兔子。所以像这段时间这样的股市行情,我其实感觉挺无聊的,总是感觉没有什么可做的,这或许就是每一个孤独投资者的持股体验感吧。

做股票这么久,忽然感觉炒股这件事和时间的关系真是不大。并不是你做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就怎么怎么样了。

无序交易是没有用的,看似很努力,其实只是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市场。

处在这个市场,我们就应该尊重它

不管你是看基本面,消息面,还是资金面,又或许你是决定自己深挖还是抄作业。

总之,第一步一定是先找个合适的坑蹲下去,在这个坑里慢慢成长。大多数人持续亏损就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坑,从这个坑跳到那个坑,来回跳,最后跳不动了,坑满了,这和频繁换工作是一个道理。

很多人经常谈心态,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心态?

难道只是简单财大气粗那样的不慌不忙吗?不慌不忙就能解决所有吗?我理解的心态是经历过无数次推理,无数次割肉,无数次卖飞,无数次回撤,无数次过山车后的一种自适应,一种自我否定与肯定的内循环。但最悲剧的是很多人一直适应不下来,一直无法做到合理的否定和肯定自己。

试问有多少人来到股市,花着工作的薪水,过着比上班还忙的生活?有时候很想劝退一部分人,但仔细想想,我又怎么能去阻挡别人的发财之路呢。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某一个领域,即使他是傻子,也很有可能成为专家。就像网络上爆红的韦东奕,当很多人嘲笑他啃馒头的时候,很抱歉,他是数学天才。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把所有力气放在一个点上的时候,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财富自由这个词,我想应该是每个散户的终极目标,但是想要在股市获得财富自由和去创业获得财富自由是不一样的,因为它还有成瘾性。

所以,既然决定不去戒掉,那么必须一直走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顺利的走下去?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里我不谈如何顺利的走下去,我谈谈我是如何走出来的。大概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停

盲目操作,九几年快二零年那个时候,谁入市不是冲着赚钱来的,谁入市不是看到别人赚钱来的,其实都一样,包括现在也一样,我不信你同学亏的卖房子的时候,你会来股市开户。那个时候就是长线也做下,短线也做下,啥都听啥都跟啥都做,做下一圈来才发现股市根本不是一般人呆的地方,做着长线最后做成短线,做着短线最后做成长线,还好经历了一圈我决定做长线了,但我深刻的理解到,被动的做长线绝对不是价投,而是在向市场妥协,投降,任市场宰割,所以我暂停交易一段时间。

第二阶段,观

这个阶段基本就是在看,了解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很少对消息或政策什么的感兴趣,这个习惯应该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那个时候我的原则就是,我要买入哪个企业,我就要了解它的所有,哪怕是花边新闻,我记得那时候一家公司的董事太太的弟弟娶的老婆是哪里的我都知道,反正就是很细。因为我相信如果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所有,应该不会比董事长差。

所以那个时候基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解企业上了,这个阶段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企业很容易上瘾,最大的好处是,等你真正的读懂七八家企业后,哪些是重点,哪些没必要查,都会很清晰,并且大脑里会形成一个自己了解企业的框架出来。

第三阶段,听

这个阶段其实可说的不多,就是尽可能多的去收集市场上对我说研究的企业的看法或评价,切记这并不是去抄作业,也不是去听信,只是收集过来看与自己的理解有没有出入,能不能碰撞出火花,就是一个汇总之后对自己理解的一个审视和修正。

当自己的思路出来后,那些收集来的信息都是会扔掉,在投资中不会再去参考一下。我记得那时收集来都会写在本子上,扔掉后被邻居捡到,他以为我跟某某企业有官司呢。这个阶段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一个人完全无法了解透一个企业,因为一个人很难去反驳自己,特别是在成功的时候。

第四阶段,灵

其实灵感这东西,绝对不是平白无故来的,只有把很多东西都了解透了,才会出灵感。风险在哪里,趋势在哪里,为什么那是企业的优势,为什么这个行业受国家的扶持,哪样的k线你看着舒服,哪样的估值你买的踏实等等,一定是熟能生巧,绝不是空缺来风。

我这个人最怕骄傲,我记得那时候特别是赚的时候就会找朋友喝酒,喝完酒也会自夸,但经常夸完被打脸,所以至始至终我都视骄傲为敌人,把每一笔收益都当做股市的恩惠,我只管去默默的工作就好了

最后,通篇没有说什么理念,原则,方法,我想说的是看再多的理念,方法,原则都没有用,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才是真金白银。

知道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为什么没有用吗?因为他有自己的度,有自己的感知,这个感知一定是训练出来的。

作者:李首伯

原标题:《我在股市路上经历过的那几个阶段》

编辑:OrlyWu,Travis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