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互联网科技公司未来或许该加强科技属性

2021-12-10 16:12

中国科技巨头正退去互联网基因,变得越来越像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2021年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生命科学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破解基因锁,开发延长寿命、抗衰老基因疗法;这一年,元宇宙如雪崩般席卷全球,Mojo Vision推出了AR隐形眼镜、Meta展示了一款AR/VR原型触觉手套;这一年,机器人逐渐像科幻靠拢,不仅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能够跑酷跳舞,而且Engineered Arts公司的机器人还能对你眉来眼去……

2021年也是世界科技格局发生变化的一年。自2021年以来,全球大范围内爆发缺芯潮,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停了数万辆汽车在停车场等待安装芯片,宝马、蔚来、特斯拉均受到影响停产;而国内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在产业下游,中芯国际今年在上海、天津和深圳建了三座8英寸晶圆厂,同时国产国产光刻机已经能够量产55nm芯片(28nm已验证)……

同时,2021年对于中国的科技巨头来说还是有着破茧成蝶痛楚的一年。2021年,阿里巴巴、美团相继被反垄断调查(并执行了反垄断处罚),腾讯也受到了相应处罚,而拼多多在下次市场红利消失后也与淘宝、京东的差距被拉开,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值排名前四的科技巨头均在修改自己的基因,即加大对硬核科技的投入,但在发展失速的背景下他们今年还是要承受破茧成蝶的痛楚。

据福布斯报道,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四大科技巨头自2021以来,他们的市值分别缩水16.44%、46.06%、15.95%、64.52%,而他们的创始人马化腾、马云、王兴、黄峥的身价也共计缩水730亿美元(福布斯数据)。

这既是对过去重互联网流量思维、轻技术的“补税”,也是对“科技公司”四字所缴的入会费。不过话虽如此,但是中国四大科技巨头202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有哪些动作,我们还是得一个一个来看。

腾讯: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2021年腾讯的生存环境相对其他巨头来说是更加安稳的,他既没有遭遇反垄断立案调查,核心业务也未受到外来者威胁,而且还未出现像阿里巴巴、美团那样的大规模负面舆情,但是还是能够看到它加强自己的科技属性。

在数智时代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领域,腾讯自2018年宣布由消费互联网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后,近些年对云计算等数智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甚至还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描绘了云、AI、大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发展蓝图,其中花费了很大篇幅来介绍云智能,包括腾讯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腾讯云音视频、微信云开发、腾讯会议 Webinar、腾讯云 TI 平台、腾讯安心平台、腾讯企点新一代云客服、云小微数智人等最新产品。(据说此次发布的多款产品为腾讯内部多个团队合力打造,对于擅用赛马机制的腾讯,由此可以看出其对云计算的重视)

而在前沿科技领域,2021年年初,腾讯旗下 Robotics X 实验室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其发布了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先进与否暂且不论,仅这个动作让我们看到了腾讯对科技态度的转变。

图片

阿里巴巴:在窘境里点燃科技树

2021年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年初,阿里巴巴宣布被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调查;4月,靴子落地,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对阿里巴巴做出182亿出行政处罚决定;8月,阿里巴巴再次陷入桃色丑闻(此前还有蒋凡事件),让阿里巴巴的声誉跌入谷底,同月,阿里云又被爆出隐私泄露,让阿里巴巴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窘境,阿里巴巴在2021年还是对多项科技发起了猛攻(可能是四大科技公司中最像科技公司的公司了)。与前面提到的腾讯类似,以淘宝购物网站起家的阿里巴巴今年的主要技术路线仍然是“云计算”(其实阿里巴巴与亚马逊最像)。

在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云计算开发大会——云栖大会上,今年,阿里巴巴又推出了多款自研产品。例如首款通用芯片——倚天710(128核,ARMv9架构),据称其性能超过业界标杆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再比如在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还亮相了首款自研云原生服务器“磐久”,结合自研的MOC、FIC、AliFPGA、神盾卡等,可满足云原生的创新开发对性能和稳定性的机制要求。

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还自研过多款基于RISC-V架构的玄铁系列芯片(包括玄铁E902、E906、C906、C910等4款量产处理器IP)、龙蜥服务器操作系统、PolarDB自研数据库、神龙云计算架构等,从软到硬、从引进到自研,阿里巴巴在在科技公司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美团、拼多多:恋恋不舍的离开流量温床

相对于腾讯、阿里巴巴两大老牌科技互联网巨头,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科技新贵们的科技基因则薄弱得多。

先看体量更大的美团,截至12月8日15时,其市值在1.51万亿港元上下(约1936亿美元),与半导体巨头英特尔的市值旗鼓相当。但是在查询专利时,几乎找不到美团方面的申请,同时除了在ICLR 2021、NeurIPS 2020上看到美团的身影外,在其他人工智能相关的大赛上几乎也看不到美团的身影。

不过从美团技术团队更新的博文(有一个专门的网站)与偶尔公布的专利等信息来看,美团虽有不甘(几乎全是关于美团APP的研究),但今年也开始对人工智能等技术重视了起来。今年上半年(3月),美团曾公开了一条“无人车”发明专利,并且在6月还公布了实例分割新型算法,用于自动驾驶背景下车辆实时感知的周围场景。

图片

而剩下的拼多多虽然看上去与美团一样,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与产出都不多,但实际上拼多多对科技的渴望比美团是更强烈的。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拼多多新任CEO陈磊(原为黄峥)宣布拼多多将从“百亿补贴”转向“百亿农研”(第三季度拼多多研发费用为24亿人民币)。

目前看去拼多多并不是开的一张空头支票。拼多多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营业收入仅为215.06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65亿元,虽然拼多多已开始盈利,但是其增长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在此背景下拼多多需要找到未来新的增长极,很明显,农业是拼多多未来的增长动力(农副产品是拼多多的主要商品)。而从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官网来看,其实拼多多早就在农业科技领域有所投入,例如2020年的算法种草莓大赛,而2021年拼多多还举办了AI种番茄大赛,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已有科技公司的基因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