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虹软科技:Schroders、冲积资产等184家机构于10月29日调研我司

2021-11-27 04:21

2021年11月25日虹软科技(688088)发布公告称:Schroders杨森 蒋军杰 Jack Lee Louisa Lo Abigail Sun Amelia Wong Maggie Li、冲积资产桑梓、杭州玖龙资产管理洪岩、中原证券唐月、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朱战宇、广东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郭乐颖、UBS张维璇、上海中域投资陈莲蓉、国泰君安齐佳宏、上海阜盈投资管理王彬、上海健顺投资管理邵伟、德邦证券江杨磊 黄小玉、野村证券段冰、中银基金管理王嘉琦、华安证券张旭光 袁子翔 张旭亮、兴业证券陈鑫、麦格理证券陈勤意 张钧涵 刘馨竹、国盛证券陈泽青 杨烨、宁泉资产管理吴隆昊 朱正尧、幸福人寿保险(资管)马家保、中信理财宁宁、明亚基金陈思雯、国华人寿保险安子超、前海开源基金徐立平、中航证券卢正羽、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张伟锋 张明宇、聆泽投资翟云龙、深圳金泊投资管理陈佳琦、浙江善正资产管理张创、中信建投证券应瑛、源乘投资管理曾尚、中金公司李诗雯 祁亦麟、东方证券谢忱、申万宏源宁柯瑜、摩旗投资沈梦杰、仁桥(北京)资产管理钟昕、宏鼎财富李小斌、上海证券胡纯青、华泰证券郭雅丽、广发证券刘雪峰 吴涵嫣 郁乐、渤海投资管理李文、博道基金高笑潇、首创证券翟炜、青鸟控股集团吴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陈金盛、西南证券王湘杰、福建鑫诺嘉誉投资廖勇、时代麦伯(厦门)企业管理陈霖、浙商证券刘熹、太平洋证券曹佩、招商基金李毅 周宗舟、万联证券卢玮 张士伟 夏清莹、中银国际王达婷、华西证券陈嘉炜 李婉云、深圳大道至诚投资管理蔡天夫、施罗德投资李文杰 杨森、上海天猊投资曹国军、国泰君安证券(自营)楼剑雄、汇丰前海证券刘逸然、嘉实基金谢泽林、杭州中财生生资本刘福杰、财通证券资产管理黄文睿 赵晖、华夏未来李博 褚天、JefferiesJasonTan、华商基金管理金曦、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黄向前、高盛张博凯 郑宇评 罗伊琳 宋婷 郭劲 赵云蔚、兰权资本薛康、中信建投基金徐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张萌、文锋电子商行李文锋、国寿养老马志强、深圳市泰石投资管理车克、上海综艺控股贺音卜、义方资产张肖鹏、广州融捷投资路俊智、青岛朋元资产管理秦健丽、上海常春藤资产管理饶海宁、北京泽铭投资安晓东、长见投资刘志敏、中天证券(自营)刘大海、Silver oaktree global傅旭正、彬元资本薛栋民、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倪权生、北京诚盛投资管理康志毅、广东天贝合资产管理黄少波、敦和资产管理杨振华、Brilliance Capital刘莹莹、华强资管集团周海、北京盛曦投资管理许杰、申万菱信基金管理孙琳、百年保险资产管理冯轶舟、粤开证券方科、上海启石资产管理(资管)陈海挺、安信基金徐孙昱、中海基金管理俞忠华、华杉投资田星星、金元顺安基金管理侯斌、华夏久盈资产管理高鹏飞、杭州淡竹资产管理吴谦、方正证券资产管理黄鹏、中银证券杨思睿、Doric capital黃正豪 周姜宇、巨牛投资李炫均、杭州秉怀资产管理郑嘉怿、华德国际石冰、上海壹德资产管理朱之星、北京百泉汇中投资程伶君、中南成长投资陈乃恭、平安养老保险许景源、灏浚投资陈辰、广州市航长投资管理梁颖茵、杭州红骅投资管理陈杰、中庚基金谢钊懿、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吴锋、上海荷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盛建平、华创证券研究所王文龙、首源投資劉國傑、中国食品钟锦宾、中金李诗雯 祁亦麟、尚诚投资黄向前 杜新正、中域投资陈莲蓉、NTF夏雨晴、国华兴益资产王霆、HSZ GroupLeyang WANG、西藏东财基金钱监亮、广发基金姚铁睿、摩根士丹利华鑫华玲、Kamet CapitalDavid LAW、深圳市正向投资苏明晅、汇安基金周加文、华宝基金顾宝成、Bosheng CapitalPaul LEI、Neuberger BermanClaireXiao、和谐汇一章溢漫、Kadensa CapitalTonia TONG、华商基金曹海珍、北京禹田资本张宇、领骥资本曹鸿伟、Hel Ved CapitalOcean LIU、中意资产臧怡、CenterlineZheng Tianao、安和投资王珏、固禾资产文雅、Arohi Asset ManagementVivien CAO、China AMCNoraLI、天谋投资周畅、智诚海威闫小龙、国泰君安自营黄行辉、西藏瑞华资本张海锋、Trowe PriceJODIE HUANG、申万菱信基金汤一枝、海通自营卫书根、国金证券张静 邵艺开、大家资管赖鹏、中信证券程伟庆、融信盈通资管陈霖、PICC HONG KONGJessica WANG、长信基金张文浩、誉辉资本黄健、Yunqi PathAnsel Lu、Indus CapitalJason Yuan、浙江旌安投资孔凡熔、Snow Lake CapitalEdward Li、世诚投资陈之璩、浙商基金平舒宇、辰翔投资向晗、山西证券吴桐、华安基金张岳、联创永泉杨琪、盘京投资管理王莉、上海翙鹏投资管理于淼、Grandeur Peak蔡莉萍、个人投资者陈女士、上海明河投资管理姜宇帆、顶天投资管理张超、北京永瑞财富投资赵旭杨、殷实(广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蔡钊永、NTF Asset新同方资管杨涛、上海复星高科技刘玉恩、上海米牛投资管理姜珊珊、Lazard Asset Management奚哲渔、深圳正圆投资华通、安和资本王珏于2021年10月29日调研我司。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

问:公司在AR/VR的技术上有哪些产品,产品技术能体现哪些功能或者效果?

答:公司储备了多项可用于AR/VR的核心技术,如物体识别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虚拟人物动画等。1、针对单摄\多摄\TOF\结构光等不同种类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公司均可提供相应的3D与AR视觉解决方案,帮助厂商在移动设备上便捷高效地实现落地。如(1)智能AR解决方案:单摄像头条件下,通过叠加多种核心技术,实现人像、卡通、动物的3D表情录制;(2)智能深度摄像头AR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深度摄像头,通过叠加多种核心技术,实现人像、卡通、动物的3D表情录制;(3)智能3DAR网格:利用RGB或深度摄像头,融合IMU等多传感器信息,使用3D网格呈现真实物理空间几何信息的重建结果,为空间AR交互提供地形基础;(4)智能3DAR语义网格:利用RGB或深度摄像头,融合IMU等多传感器信息,在智能3DAR网格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语义分割结果,实现区分物理空间各区域的具体类别信息等相关产品解决方案。2、针对一体式或分离式的AR/VR可穿戴设备,公司完成了相关核心引擎的开发验证及产品导入。(1)为满足AR/VR可穿戴设备基于空间交互的需求,公司定制和优化了基于六自由度AR穿戴设备的SLAM(同时地图构建与定位)引擎。借助公司稳定和高效能的SLAM引擎,用户可使用XR可穿戴设备完成真实环境与虚拟物体的仿生互动;(2)为帮助用户在使用AR/VR可穿戴设备时摆脱对于实体操控手柄的依赖,市场上对于AR/VR视角的手势技术需求强烈。公司定制和优化了适用于第一视角的双手关键点检测和手势识别技术。使用AR/VR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数据,公司开发了鲁棒的手势引擎,可以解放用户双手,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问:公司在AR/VR方面有什么储备方案和新产品进展?

答:公司储备了多项可用于AR/VR的核心技术,如物体识别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虚拟人物动画等。1、针对单摄\多摄\TOF\结构光等不同种类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公司均可提供相应的3D与AR视觉解决方案,帮助厂商在移动设备上便捷高效地实现落地。2、针对一体式或分离式的AR/VR可穿戴设备,公司完成了相关核心引擎的开发验证及产品导入等。作为高通在AI视觉行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第三季度基于高通最新的芯片平台,公司展示了开发的AR纸片人、AR涂鸦、3D建模等多款AR“黑科技”新产品。近几年伴随3D摄像头在智能手机旗舰机型上的普及,3DAR应用也越来越多地涌入消费者的视线。同时AR应用的发展趋势也不再局限于纯粹的视觉观看层面,更丰富、更精准、更立体的人机互动成为重要方向。


问:智能驾驶前装定点确认收入的方式是怎样?

答:目前公司智能驾驶前装定点收入按照计件模式收费,计件模式下,公司一般在次季度与客户核对装载数量、确认收入。


问:聚焦我们新的这几块业务,智能座舱,屏下环境光,屏下指纹这几个部分的进展如何?

答:智能汽车:我们整体在市场的推进是比较顺利的。回顾公司当初刚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期,从最初进入到真正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是经历了一定的时间,智能汽车业务时间周期现在来看是合理的。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公司镜头式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在已具备低误识率、低耗时、高安全性特性,并满足终端厂商与支付服务供应商要求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了安全性指标,加入辅助硬件对3D假指纹防伪的预研,并且还开发了测量心率等人体属性相关的监测功能。光学屏下指纹已形成三款可落地量产产品,产品版本持续更新、迭代。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在原有技术设计产品上,公司积极布局开发环境光强度检测、色温检测以及接近检测的三合一芯片,从技术方案预研、整体架构设计到芯片电路设计环节已完成。


问:与公司合作的芯片厂家有哪些,都是深度绑定吗?

答:公司拥有紧密、稳定的生态关系,与高通、联发科、索尼传感器、三星半导体、舜宇光学等平台、传感器、摄像头模组厂等产业链上下游主流公司开展合作,凭借与产业链内主流公司长期、广泛的合作,掌握了持续开发、迭代与硬件更加匹配的算法的能力,得以在客户提出技术需求后,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响应,提供低能耗、高效率、硬件平台适应性广的解决方案,保持技术持续处于行业最前沿。


问:公司智能驾驶与已定点合作车厂项目粘性怎样?定点的产品都只聚焦在驾驶舱内吗?

答:公司与定点客户有比较好的合作粘性。例如,与某客户通过前期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定点合作关系,产品反馈良好,因此在后期定点项目上,除已定点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乘客监控系统(OMS)等聚焦舱内产品外,第三季度新增的后续项目定点已扩展到包含3D环景监视系统(AVM)、盲区检测系统(BSD)等产品的舱外功能。


问:公司智能驾驶后装业务一直下滑,有战略方向调整及芯片供应因素两个原因,请问公司对这方面怎么调整的?后续后装业务还会持续吗?

答:芯片或者说整个供应链部分,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实际上后装市场上对虹软的需求还是存在的。此前,公司意识到前装车载市场发展较快,特别是现阶段来说围绕着智能座舱以及现有的比较先进的智能座舱平台的业务前景很好,所以公司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加大对前装的投入,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抢占更多的主机厂客户。在智能驾驶业务方面,我们的战略是首先通过后装、准前装切入市场,对于后装业务,公司仍有布局相关技术、拓展人员,会持续关注后装市场。


问:公司智能驾驶舱内,舱外的产品有哪些,产品功能有什么新增或者升级?

答:公司自2018年开始研发智能驾驶相关产品,目前车载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已经迭代到VisDrive6.0,已涵盖聚焦舱内服务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互动系统(Interact)、生物认证(Authenticate),以及聚焦舱外“行驶安全智能”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盲区检测系统(BSD)、3D环景监视系统(AVM)、AR抬头显示(ARHUD)、第三季度新增的移动物体侦测(MOD)等极易集成的模块化标准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根据市场定位进行选择性搭载,从而打造出专属差异化竞争优势。


问:公司在前装定点最新的进展怎样?

答:公司与高通、联发科、瑞萨等芯片厂商广泛合作,力争为主机厂提供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2021年第三季度,持续加大对智能驾驶前装的技术、人才投入,持续创新,不断深化与主机厂商和Tier1的项目合作,新增了合众新能源等国内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厂商定点项目。到目前,前装定点项目已涉及长城、长安新能源、上汽、理想、一汽、东风、合众新能源等车厂的多款量产车型。基于高通Qualcomm平台的长城智能座舱定点项目已在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问:公司量产车型定点何时可以更多地反映到业绩上?

答:公司目前定点项目已涉及长城、长安新能源、上汽、理想、一汽、东风、合众新能源等车厂的多款量产车型。前装从定点到获得收入的周期比较长,从规模量产并最终完成终端销售周期基本需要2-3年左右。我们第一个定点是在2018年底拿到的,更多的前装定点项目是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度取得,后续具体需看项目进展和客户最终量产的进度。


问: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费用增加的力度大,主要是哪方面的投入?

答:公司作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及新产品的开发与迭代是公司需要持续投入的,目前除手机视觉算法业务外,公司主要的投入在智能驾驶业务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


问:有关公司募投项目,调整部分内部投资结构及项目延期的原因是什么?对公司有何影响?

答:本次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及募投项目延期是公司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审慎决定,不改变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实施方式,不会对募投项目的实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


问:公司视觉开放平台领域有什么新进展?

答:公司视觉开放平台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算法的精度以及性能。继续深化与各个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在不断输出虹软技术的同时,通过加强生态产业链互通,有效减少客户技术产品选型周期,加速客户项目落地。


问:智能手机行业所列客户中还有华为吗?荣耀是公司客户吗?

答:华为与荣耀都是公司客户,关于公司合作品牌、产品等详细情况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刊登的公告。


虹软科技主营业务: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IoT)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虹软科技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47亿元,同比下降10.74%;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41.69%;扣非净利润9437.01万元,同比下降44.8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6亿元,同比下降2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53.67万元,同比下降60.0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22.98万元,同比下降68.22%;负债率11.76%,投资收益3869.49万元,财务费用-723.54万元,毛利率91.8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5.4;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159.37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085.96万,融券余额增加。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虹软科技(688088)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2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