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11-18 00:09
第一部分 高瓴资本张磊的投资思维导图
1、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风物长宜放眼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理念、品质:超长期主义、延迟满足、自我驱动、终身学习、学院派研究,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拥抱变化、理解时间的价值、做时间的朋友,人文精神、运动精神、平常心。
3、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伟大的格局观,超强的同理心,没有终局,没有组织边界,以终为始;不断的疯狂的创造价值。
4、人、生意、环境和组织:一方面希望Think big think long —— 谋大局,思长远,架起望远镜去观察变化,捕捉机遇。另一方面用显微镜研究生意的本质,看清它的基因、细胞,还有能量。
5、三把火: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钱房子或者其他物质财富,而无法被烧掉的东西才重要,结合起来有三样,那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这也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6、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7、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ps还有找一个同甘共苦的人,相互扶持过一生。)
8、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
9、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人尚未奔跑,时代却已策马扬鞭。
10、零售本质:零售即服务,内容即商品,所见即所得。
11、方法论:逻辑上的升维,决策上的降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抓住可理解、可预期、可展望的有限关键变量。
12、战略与战术:精确的数据无法代替大方向上的判断,战术上的勤奋不能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13、资产与费用:每一个投资人都要搞清楚的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深护城河的才是资产,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则是费用。
14、护城河: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的疯狂的创造长期价值。早死早超生,从内部颠覆自己。
15、所谓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格局观,不断颠覆自身,重塑产业,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16、延迟满足: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17、警惕机械的价值投资,就是要警惕右,防止左,但主要是防止左。价值投资的右是指机会主义者,要拒绝投机。价值投资的左是指激进主义者比右更可怕。
18、投资之道,万千法门。坚持何种投资理念,都不能以名门正派自居,更不能自认高手包打天下。武林之大,但凡修得暗标神剑者,亦可独步江湖。
19、受托人责任: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意丢掉客户的钱,坚持高度的道德自律。
20、企业文化必须在创业一开始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21、真正的价值投资应该掘弃通过精确计算的功利方法来实现所谓成功的方式。无论处于怎样的金融周期,经济有没有泡沫,价值投资者都应该依靠企业的内生增长获得投资收益,不能依靠风险偏好或估值倍增。
第二部分 张磊的27条理念:投资就是投人
投资,教育,这是张磊常年挂在嘴边的两件事。他喜欢说的是“投资就是投人”,要找靠谱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左手投资,右手公益,高瓴两边都做得兢兢业业,风生水起,引侧目无数。而作为上百亿美金的掌舵人,张磊本人却一直低调地与媒体保持着适当距离,偶尔步入聚光灯下,一半的时间谈的都是树人之计。高瓴奉行长期价值投资,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也一直强调格局,强调长远的发展和共赢。
1.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风险投资很多是需要退出的,但人才,永远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深刻意识到,教育是对人生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资。我希望用创新的方式倡导普惠教育,以此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承担责任、创造价值。
2.高瓴的投资哲学在很多方面同样适用于教育和人生选择。第一是“守正用奇”,即是要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就是要一个人在有限的天赋里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第三则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指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会找上门来。
3.在投资方面,我喜欢“想干大事”的企业家;在教育方面,我喜欢与具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共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帮助杰出的人实现更大梦想。
4. “价值投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价值,第二阶段是创造价值。同样,教育也是,发现自身的天赋和价值,构建并利用自己的独特去创造新的价值,在“价值投资”的过程中造就自身的成功。
5.好的教育平台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气质与格局;与杰出商界领袖直接对话,则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境界与视野。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与高质量的人花够时间,做一些高质量的事情。挣钱只属于自然而然的结果的一部分。
6.财富的意义远不止于物质和金钱,而是代表着沉甸甸的道义和责任。既然我们的财富来自于社会,我们就要善用这些财富服务和回馈社会。从小处讲,这是知识与财富之间的良性循环;从大处看,这是为了让个人价值与造福人类的终极目标相一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7.我定位自己不仅仅是一位财富捐助者,更是创新教育模式的践行者。对于企业家而言,捐款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花费精力和时间,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脚踏实地引进国际一流教育思想和资源。
8.跨行业、跨界、跨专业的自由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新的产业时代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驱动,需要真正的科学上的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硬科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才也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仅有商业管理或是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
9.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多重考核,培养学生极高的韧性,这些品质对将来的个人发展,无论是创业还是做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培养既有商业头脑又有科学技能的跨界型人才。这是市场所提出的需求,也是社会所提出的需求。
10.我们不能只建一座桥,要有很多座不一样的桥,甚至要有摆渡船,来帮助大家以各种方式到达教育和自我认知、自我丰富的彼岸。这其实就是对教育多样性的要求,精英教育、普惠教育、职业教育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都应存在发展的空间。我希望对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
11.我一直认为,未来的构建需要无尽的想象力和踏实的执行,这两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正是人才。
12.教育也是一个很讲究情感关怀激励的领域,越是处于一个机器“横行”的人工智能时代,就越是呼唤着人性独特的同理心和情感互动等这些真正有温度的东西。科技的创新终将引领教育的创新,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但这些挑战也给了人类一个更大的重新创造历史的机会。
13.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打开了更具想象的创新空间。投身Fintech和互联网金融创新,不一定都是‘技术背景’的同学才有机会,艺术、人文等社会学科的人才同样大有作为。
14.未来的入口是科学和教育。我们既需要有商业头脑和人文精神的科学家,也需要具有科学知识、尊重科学的企业家,能够和科学家一起去工作。
15.人本主义和精英理应结合起来,精英不应该孤芳自赏、“躲进小楼成一统”,而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16.我们不仅要掌握科学思辨的能力,还要心中长存人文精神的火种。用舍我其谁的魄力去勇敢拥抱变化;用第一性原理去不断探究世界的价值原点;用人文精神去点亮心中的灯塔,Think big,Think long!
17.不要问学校给你什么价值,而要问你自己能多创造出来什么价值。这里的创造价值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动态打造自己的过程。
18.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珍惜你身边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说再见。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19.始终保持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对青年人来说非常重要。世界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变化催生创新,所以我们应着眼于变化。只有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不断地迎接、拥抱创新,才能形成一种善意的价值创造,形成让蛋糕更大、开放共赢的局面。
20.真正的诚实(intellectual honesty), 是从来不要去骗别人,也不要骗自己。虽然有时候,也许有人不靠诚实也能成功,但这种成功第一是不持久,第二是最后会搬起砖头砸到自己的脚。
21.我们的教育一直都重讲堂甚于思辨,然而知识和智力的独立(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你能够坚持走多远的一个基石。
22.同理心(empathy)很重要。经历得更多之后,我变化最大的是能更加理解这个世界与社会的复杂与多样性,更加宽容了。这意味着我能更容易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谅解别人,欣赏别人,考虑别人的问题。
23.一个人同时拥有好奇心、思考的独立性、诚实与同理心,并且有长期奋斗的心态,剩下的只是运气和大数法则的问题。一遍一遍做你有激情的事,并且喜欢一遍一遍的做,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24.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是一个人能力的“护城河”。要学会坚定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短期内没有被看懂的窗口机会,把“护城河”做好。
25.我们应该多发扬运动员精神。运动带来的好处不仅是身体方面的,还有团队合作、竞争、以及如何面对失败等诸多方面。只要玩竞技类运动就会有失败,不可能一直赢。
26.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现在大家所讲的匠人精神。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家要立刻做到惊天地泣鬼神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我个人建议,再小的事情也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大环境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环境;小环境改变多了,就会改变大环境。
27.我希望大家选择做时间的朋友。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世界里,懂得“滞后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胜一筹。我把这称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有句话叫“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要看未来,看全局。我常常给创业者建议,要学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个战略在创业中有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好故事都是来自于有挑战的生活;持之以恒,时间终将会成为你的朋友。
第三部分 选人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关键看4个维度,NO.1也不行
吸引和尊重人才是每一名创业者或企业家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一家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往往决定了这家企业的效率和边界。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新书《价值》中讲到:
工作带来的最大幸福感应该是和靠谱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把同事当成你的事业合伙人。
关于如何寻找靠谱的人,张磊在书中提到,需要从4个维度来看,按这个标准卡下来,基本不会差。
第一,要选自驱型的人
这种人善于寻找事情背后的意义,追求人生的价值感,具有专注解决问题的最佳效率。
这类人,与稻盛和夫讲到的“自燃型”人才非常相像,在热爱工作的同时,持有正确的目标,不需要点火,就能够自动燃烧的人。
无论是创业合伙,还是普通员工,这种人身上都有浓厚的主人翁意识,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非常适合完成挑战性的工作。
当时,张磊有一个合伙人,是老同学的妻子,除了有北师大毕业的各种证之外,对投资几乎一无所知,但十几年下来,她干遍了投资涉及的每一个领域,而且都完成的都非常出色,成为张磊后来最重要的合伙人之一。
第二,要选时间敏感型的人
这种人时间观念非常强,知道自己有限的时间最该用在什么地方。
这种人善于管理和分配时间,能够把精力赋予权重,能够把时间用到最该用的地方,不仅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且自身的效率也极高,这种品质能够决定一个人成长的边界。
回想一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种人?如果没有,那你一定见过对时间不敏感的人,办事拖拉疲沓,工作毫无规划,甚至连基本的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与这种人为伍,除了替他分担或背锅,你基本上找不到他的任何长处!投资这个行业,时间就是金钱,稍一放纵,机会转瞬即逝,你说这种人关键不关键?
第三,要选有同理心的人
这里的同理心,可不是同情心。有同理心的人,大局观念强,善于从全局上考虑问题,而且会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从来不拘泥成法、机械性的去完成任务。
有同理心的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他不仅会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善于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里去考虑问题,能够站在管理者、工作对象或者合作伙伴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特别是对于创业者,同理心帮助他们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做沟通的桥梁,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思考共赢的问题。
这与张磊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拒绝零和游戏,要做正和游戏,与竞争对手共同把蛋糕做大。
第四,要选终身学习的人
这种人拥有成长型思维,更加重视学习和挑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乐趣和成就,而不是短暂的、功利性的斩获。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会要求员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可以要求其无所不学,迎难而上。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终身学习能够无限放大一个人的潜能,这种求知欲,能够使人不断满足,长期走下去。
活到老,学到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不管我们干什么,终身学习都是一个值得拥有的优良品质,做为一个企业,尤其重要。
除此之外,张磊特意提到,企业选人的时候必须警惕一类人,就是那种各方面都是NO.1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张磊解释到,因为这种人往往自己去哪儿、往哪个方向走,自己都没想清楚,他就是惯性的要No.1。
比如,他是北大清华的NO.1,毕业后就想去NO.1的投行,NO.1的投行干两三年就想去No.1的投资机构,这就是NO.1的惯性思维。
这种靠着惯性往前走的人很危险,他不会真的去问自己的内心,自己为什么加入,自己真正想干什么,他眼里只有竞争对手,你问他为什么他要No.1,因为他下面有No.2、No.3,他的眼里只有竞争对手。
张磊说:“我们的激情就是用投资改变生态,用投资把资源配给最好的企业家,以资本为信号弹,帮助最牛的企业家绽放自己”。
因此,真正做到最好的投资人的时候,眼里是没有竞争对手的,要有强大的同理心,必须要能理解整个生态。
怎么样,是不是很佩服张磊的选人用人能力?
因为与谁同行真的比去哪里重要,我们根本不知道几年以后商业模式会怎么演变,迭代太快,如果你选的人错了,后面就很难办。
张磊的眼光和魄力令无数人折服。他能从一个普通打工仔变成改变中国电商格局的大佬,绝对不是偶然和运气,靠的是实力和他独特的价值观。
张磊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他人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今,他也在做这件事。投资背后反映的是人性,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依托人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懂投资的人,必然懂人性,懂人性的人,必然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得更好,变得富有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