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时评:美国消费者对通胀的愤怒可能使1970年代噩梦重演

2021-11-13 03:46

  美国上次公布的CPI报告显示通胀率处于三十年来最高水平,这一结果出乎所有经济学家预料。周五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样令人忧心。

  目前尚不清楚各国央行打算如何应对通胀,因为供应面问题是疫情导致的“人为”限制因素。产能利用率仍然低迷,表明一旦疫情消退,通胀率下降或通货紧缩将再度出现。但由于通胀,消费者信心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这点非常要紧。

  从美国产能利用率的长期图表来看,很明显,供应过剩的加剧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过去四十年,低产能利用率推动通胀率下降。即使是现在,过剩的产能也应该会对价格水平产生下行压力。

  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主要是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来降低货币供应增长,从而遏制需求,这个做法滞后性很大。在政策开始转向前,瓶颈可能已经结束。显然,央行官员认为,一旦供应限制因素消除,现在采取行动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他们在通胀飙升之际一直按兵不动。

  消费者正在达到一个转折点。今天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于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胀。该数据显示,“11月四分之一的消费者提到通货膨胀导致他们生活水平下降,收入较低、年龄偏长的消费者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央行担心通胀预期进一步刺激物价上升,他们必须在需求开始垮塌前先采取行动。

  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像1970年代那样(当时产能利用率几乎达到90%),但是鉴于供应链瓶颈可能持续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以及人们对通胀的愤怒可能成为经济更大威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