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人置业抛售佳兆业美元票据 内房股“铁粉”退场

2021-10-22 00:03

原标题:华人置业抛售佳兆业美元票据 内房股“铁粉”退场

曾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不得不亏损离场,华人置业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历程,正是这几年内房股浮沉的缩影。

2021年10月21日,华人置业发布公告称,2021年10月19日至10月20日期间,华人置业通过场外交易市场一连串交易,出售本金总额为4800万美元的票据,总代价为2037.7万美元(约1.59亿港元),该票据发行人为佳兆业集团。

华人置业由此将录得小幅亏损,但这或许是华人置业当下的不得已之选。

在此次撤资之前,华人置业也通过出售其他内房股的美元票据回笼资金。与此同时,10月6日晚华人置业发布公告宣布拟私有化。完成私有化后,华人置业将从港股退市。

票据风险

根据公告,华人置业共持有本金总额2.25亿美元的佳兆业票据,出售完成后,华人置业手里还剩下1.77亿美元的佳兆业票据。本次出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1.59亿港元,预计全年录得已变现亏损2.26亿港元。公司拟将出售事项所得款项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择机再投资。

华人置业出售佳兆业美元票据的背景是,近期地产美元债市场持续大幅波动,同时接连发生新力、花样年等房企债务违约事件,也由此引发了包括阳光城、中国奥园、新城发展等多家房企美元债的大幅下跌。

在这种背景下,佳兆业美元债行情也频繁波动。作为美元债大户,近期,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佳兆业集团的企业家族评级由B1下调至B2,将评级列入负面观察。

穆迪预计,佳兆业在未来6至12个月流动性将减弱并增加融资风险,鉴于佳兆业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是否有足够现金流偿还所有到期的离岸债券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进一步下调其评级。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佳兆业拥有20余只美元债,余额约为117亿美元。

为了提振投资者的信心,10月14日,佳兆业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提前回购部分2021年12月7日到期的优先票据。佳兆业还表示,此次计划回购部分优先票据,旨在通过积极主动的债务管理,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增强市场信心。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持有内房股的美元债或者美元票据的风险升高,且这些债券或票据目前下跌幅度大给投资人造成较大浮亏,卖出是一种止损措施。”

借机私有化?

公开资料显示,华人置业是香港老牌地产开发商,是刘銮雄家族旗下重要资产,主要从事房地产收租和投资股票业务。与一般地产开发商不同,华人置业主要业务并不在开发。

华人置业作为内房股的铁杆粉丝,是某头部房企的大股东之一,还购买了大量佳兆业、中梁等内房股票据,从内房股投资中获益颇丰。

去年末,刘銮雄夫妇及旗下华人置业,从某房企分红近20亿港元。然而,今年以来大型房企的危机爆发和内房股债券波动也给华人置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柏文喜表示,“华人置业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投资机构,公司自身的运营能力明显下降,未来能否得到提升也不容乐观。”

据Wind数据显示,华人置业净利润连续6年下跌,从2015年64.74亿元跌至2020年5.24亿元,2018年跌幅最高为72%。华人置业曾在公告中表示,集团本已处于充满挑战及不确定性的营商环境中,加上投资大幅浮亏,今年6月30日以来,集团财务状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未来前景可能举步维艰。

为此,华人置业频繁减持内房股并亏本出售房企美元债票。

今年8月23日,华人置业公告表示,集团通过场外交易出售本金总额700万美元中梁控股票据,票据出售后回笼本息699.7万美元(约5439.2万港元)。此次交易让华人置业的年内已变现亏损约134.1万港元。

华人置业也不得不从密友处“壮士断腕”。9月23日,华人置业发布公告称,8月30日至9月21日期间,累计出售1.09亿股某房企股份。公告还表示,华人置业拟在未来12个月内清仓该房企股份,预计亏损95亿港元,仍持有7.51亿股股份。截至目前,华人置业仍持有该公司4.39%的股票。

华人置业寻求退路过程中,除了调整投资结构,也在尝试退市。10月6日晚间,华人置业公告披露私有制计划,将以注销价格4港元/股,回购公开市场约25%的公众持股,以19.08亿港元将华人置业私有化。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刘銮雄家族多年来一直希望将华人置业私有化,因为华人置业目前业务大多为现成的,开发方面非常少,市场价值被低估。然而,此前多次私有化尝试都没有成功。刚好今年巨亏,账目是历史上最难看的,于是现在私有化成功的可能性较以往更大。”

柏文喜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人置业不需要融资支持发展,而维护上市公司地位需要较高的成本,同时私有化以后,会更有利于一些长期性的业务的开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