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10-19 06:19
美通胀持续引发担忧
本报记者莫莉
虽然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良莠不齐,但通胀风险持续走高不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还导致美联储内部有关“通胀暂时论”的分歧加剧。在相对强劲的就业数据和居高不下的通胀风险之下,市场进一步提升了美联储年内开始宣布和实施缩减购债计划(Taper)的预期。除了美联储何时宣布缩减购债计划之外,本次美联储Taper的节奏和进度也备受关注。相比之下,2013年,美联储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逐渐结束Taper进程。有观点认为,本轮美联储可能会比2013年的Taper进程更快,因为2013年美联储宣布Taper时,美国经济还比较疲弱,失业率较高,通胀较低。反观眼下,美国经济正快速增长,失业率较低,而通胀却高很多。
美“通胀暂时论”存疑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环比上涨0.5%,略低于预期的0.6%,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同时,美国10月第一周初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则跌至疫情发生以来的最低水平——29.3万人,低于预期的31.9万人,这表明就业市场修复良好。此外,公布的美国房地产数据显示,30年期平均房贷利率为3.05%,高于上周的2.99%,也是4月初以来最高。
在通胀方面,9月,美国CPI经季调同比5.4%,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超市场预期,而核心CPI经季调同比4.0%,较上月持平。两者均远高于美联储2%的政策目标。另外,9月美国零售两年平均增速9.8%,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有经济学家表示,旱灾叠加供应链瓶颈,美国食品价格可能持续偏高。近几个月,推动美国食品价格逐步提升的动力更集中于肉类,而疫情发生以来的两年间,美国本土均发生了严重旱灾,导致肉类供给大幅下滑,叠加招工难、运输缓慢、饲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均导致美国肉价飙升,这也是为什么近期会出现美国肯德基“无鸡可炸”的情形。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肉类生产在随后几个季度仍将较为缓慢,而肉价涨势可能要持续到2022年第二季度,进而持续推高通胀。
近来,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加入质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通胀暂时论”的阵营中。他们认为,美国通胀可能不会是暂时的,同时通胀走高也将成为美国经济和美联储的头号难题。美国通胀上升势头不会在2023年前显著放缓,彰显了美联储若应对疫情的刺激措施撤出太慢可能面临的风险。
美联储内部看法分化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鲍威尔“通胀暂时论”一直是美联储内部的绝大部分共识。但目前来看,其分化已经日趋明显。上周,美联储官员频频对美通胀持续表示关注。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在美国经济强劲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今年的通胀飙升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希望美联储从1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美联储官员戴利表示,只要新冠疫情还在,价格上涨就会持续,目前已经到了可以缩减购债的时间;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在通胀风险下讨论美联储Taper是明智的,随着新冠疫情有望缓解,关于经济何时满足加息条件的答案将变得更加清晰;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再次提出,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和劳动力中断,通胀持续时间似乎更长。
在近期公布的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中,美联储通过对用工短缺和供应链瓶颈进行分析,印证美通胀持续性超出预期。会议纪要显示,在今年9月例会上,与会官员表达了可能如何减慢当前购债速度的路径。纪要明确提到:“演示性的Taper路径是为了简化对外沟通而设计,它将带来净购买资产速度的逐步下降。若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将导致美联储明年年中左右结束购买(资产)。该路径的特色是,每月减少购买资产,其中美国国债减少100亿美元,机构MBS减少50亿美元。”会议纪要称,虽然9月会议并未对放缓购债提出任何决策,但“如果下次会议(即11月会议)决定开始减少购买,Taper的进程可能从始于11月中或12月中的月度购买日期开始。”不过,从中期来看,美国疫情存在尾部风险,美国经济增长也存在值得担忧之处,加之美国债务问题悬而未决,这些都表明未来美联储的Taper之路或遭遇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