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科技2030展望:虚实共生的低碳社会

2021-10-04 17:43

本文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

2030年畅想:一个虚实共生、低碳发展、自主创新的新型社会

我们认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ABCD+5G)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会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到2030年,人类有望生活在一个虚实共生的数字化社会(元宇宙)。在全球“2030碳达峰,2050-2060碳中和”共识的推动下,电动车、光伏等碳中和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碳中和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正推动手机和汽车这两个产业加速融合,有望在2030年形成一个全球约20万亿人民币的新智能硬件市场。我们看好未来十年汽车智能化、可再生能源、AR/VR/脑机接口、5G、AI/云计算、区块链、医疗科技、半导体国产化、软件国产化、商业航天十大投资机会。

观点1: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站

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交、娱乐、购物等生活方式。同时也诞生了腾讯、阿里、美团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展望下一个十年,随着AR/VR/脑机接口等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逐渐成熟,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以及虚拟世界价值交换体系的逐步确立,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将会逐步建立。看好元宇宙中诞生新一代基于社交、娱乐、购物、办公、教育等的互联网巨头。

观点2:手机和汽车加速融合,催生新的出行服务市场

手机和汽车是全球两大主要消费品品类,全球市场容量合计约20万亿人民币。在碳中和相关政策推动下,全球新销售乘用车的电动化率到2030年有望超过40%。电动化大幅度简化了汽车结构,为智能化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从结构和供应链上看,汽车开始向手机趋同。我们认为,汽车与手机行业将逐渐融合,有望到2030年在全球形成一个新的智能硬件市场。我们看好(1)品牌融合淘汰过程中硬件军备竞赛的受益者,以及(2)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等出行服务市场的发展机会。

观点3:国产化从进口替代走向自主创新

根据IMF预测,到2026年,中国在GDP上与美国差距有望缩小至12.8%,中美竞争预计成为新常态。半导体、基础软件等环节的短板和基础领域的创新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习总书记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规划中,明确提出硬科技补短板的同时,大力发展量子计算、脑科学、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我们相信在科创板等利好政策和国产化新需求推动下,中国半导体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将会从量变引发质变,到2030年前,逐步建成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软件生态。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生命科学等方向有望出现颠覆性创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