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9-23 10:15
“从宏观社会经济背景来看,中国政府非常注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他们希望人民可以负担一切生活必须的支出——比如教育、医疗和住房。一切与这个愿景背道而驰的事情都很可能受到监管的压力。
中国的另一个政策重心围绕着国家安全,这意味着对数据的控制以及技术的高度自主化。”
“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政府愿意支持在技术和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中能与全球竞争对手抗衡的优质国内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这些公司能在数据隐私等敏感领域遵循政府的指导意见。
政府想要获取更多的控制权,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他要惩罚或者大幅削弱那些超级能赚钱的优质公司的盈利能力。”
“监管对于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施压,目标可能是遏制垄断和寡头垄断的行为,并限制掠夺性营销行为。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良性竞争,创造一个让中小企业也能够蓬勃发展的营商环境,这样一来,对于特定的产品/服务,to B和to C端的消费者都可以获得更便宜的价格。”
“展望未来,某些地区或城市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限价措施。在收购土地或开发项目时,开发商也可能面临着特定的财务要求约束。
如果上述情况发生,相关公司的长期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将降低,同时估值也会受到影响。这将迫使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盈利受管控的准公用事业公司。”
“在最近的股市恐慌抛售中,刘副总理和中国证监会都在积极接触全球投行等市场参与者,试图平息市场担忧。
他们重申了继续支持股市、民营企业以及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立场。他们还强调了进一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的承诺。”
“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经典的选股市场,越来越多持续创新的优质公司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精选公司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投资会获得更高的舒适度。”
以上是Capital Group(资本集团)对近段时间国内股市面临的政策风险的最新看法。
可以看到,作为管理规模达到万亿美元级别的外资机构,Capital Group并没有因为不断出台的新政策而慌了阵脚,出货跑路,而是在恐慌抛售中伺机而动,捕捉投资机会。
和国内普遍观点一致,Capital Group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并非为了打压股市,而是让相关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良性,虽然这会对垄断型企业的短期利润造成影响,但是长期看更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Capital Group对于国内当前的主要矛盾看得非常透彻,即中国政府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国家安全,一切与之背道而驰的生意都会受到政策压力。
对于前者,政府希望人们能够负担一切生活必须的开销,如医疗、住房、教育等,因此这些行业要么遭到限价,要么被取缔;后者则更多针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安全。
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Capital Group认为中国的反垄断力度是在向欧美看齐,这意味着后者对互联网巨头的“打压”实则更甚,最终可能会逼迫平台之间实现互相打通,变恶性竞争为良性。
对于房地产市场,Capital Group指出,一些房企可能逐渐演变为半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
不过,也有政策利好的企业,比如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创新医疗以及对公的数据信息服务,尤其是后者还处于初始阶段,未来大有可为。
Capital Group强调,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担忧其实是很敏感的,而且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也从未改变。
让Capital Group这样的大型外资机构能够在大跌之下如此笃定,除了对宏观方向的洞察之外,Capital Group还透露,刘副总理和中国证监会都在积极与他们接触,稳定“军心”……
以下是报告全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中国市场风险的增加
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7月,在政策监管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十年来最严重的单月跌幅之一。大幅下跌引发了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股票的风险和前景的担忧。
最近的触发事件是对于课外辅导行业的限制。近几个月以来,中国监管机构也一直在开出反垄断罚单,禁止科技公司的兼并,而且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最近通过的数据安全法将在9月正式生效。
对此,我们询问了资本集团的两位基金经理,陈纪子(Noriko Chen,她还是资本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维克托·科恩(Victor Kohn)的观点。
陈和科恩都有着超过25年投资于中国的历史,他们旗下的基金也都是专注于新兴市场的投资策略。
社会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
是中国的施政核心
新政不是为了打击而打击
从宏观社会经济背景来看,中国政府非常注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他们希望人民可以负担一切生活必须的支出——比如教育、医疗和住房。
一切与这个愿景背道而驰的事情都很可能受到监管的压力。
中国的另一个政策重心围绕着国家安全,这意味着对数据的控制以及技术的高度自主化。
中国希望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这一点在之前的双循环战略中就已充分阐明。在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之后,中国增强国内经济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
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政府愿意支持在技术和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中能与全球竞争对手抗衡的优质国内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这些公司能在数据隐私等敏感领域遵循政府的指导意见。
政府想要获取更多的控制权,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他要惩罚或者大幅削弱那些超级能赚钱的优质公司的盈利能力。
互联网平台
监管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对象
监管对于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施压,目标可能是遏制垄断和寡头垄断的行为(比如逼迫商家签订排他性的合同),并限制掠夺性营销行为(比如用亏本的价格战挤压对手)。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良性竞争,创造一个让中小企业也能够蓬勃发展的营商环境,这样一来,对于特定的产品/服务,to B和to C端的消费者都可以获得更便宜的价格。
这可能意味着,主流互联网巨头不得不向竞争对手开放。而且对于潜在收购的审查可能变得更严格。
长期来看,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会更加健康,但是短期内则可能出现更大的盈利波动。
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赛道3年来经历了飞速增长(从左到右:可选消费、医疗健康、通讯服务);资料来源:RIMES、MSCI,截至2021-7-31
在数据端,自从《网络安全法》2017年生效以来,政府更加关注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要求。
从那时起,中国在多个领域起草并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细则,国家标准要求中国云基础设施本地化,细则就扩大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并要求这些信息必须存储在国内的数据库。
这对公司的潜在影响与欧盟最近颁布的有关获取和使用个人数据以及数据存放规定引起的变化类似。
更多公司可能会选择将基础设施本地化,进行数据隔离(即对数据进行限制,使其只能由特定人员或特定目的使用),甚至更倾向于在国内上市。
课外辅导行业基本上被一锅端
还有哪些行业受到影响?
中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一纸令下,让市值上千亿的课外辅导行业里的公司变成了非营利实体,禁止它们进行IPO或吸收外商投资。
这些营利性教育机构被认为是扩大了贫富差距,因为公立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正流向课外教辅机构,那里的薪水更高,这对中等收入家庭来说很不利。另外课后辅导也占用了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
毫无疑问,在线教育行业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扩展到其他行业,例如视频游戏和流媒体服务,据报道,这些行业正面临着更多监管的压力。
限制学生和年轻人线上游戏和流媒体的规定已经出台。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这可能会降低单客收入,降低盈利能力并增加合规成本。
房地产市场
另一个监管重灾区
由于政府试图遏制中国金融体系中的过度风险和债务,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政府着眼于未来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房价让人们难以负担。
在政府因人口老龄化而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之际,高房价可能会让大家生孩子的热情减低。
展望未来,某些地区或城市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限价措施。在收购土地或开发项目时,开发商也可能面临着特定的财务要求约束。
如果上述情况发生,相关公司的长期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将降低,同时估值也会受到影响。这将迫使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盈利受管控的准公用事业公司。
监管的下一个目标?
我们预计中国监管会有更多行动,在消费金融、在线游戏和移动应用等领域出台进一步的指导方针。
在网络安全和电子商务在内的一些领域,中国的规则制定将和欧美看齐,用更严格的规章来规范数字经济,保护消费者。
中国2021-2025的经济发展重点;
² 科技自主(比如在医疗、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² 提高人均GDP,向发达国家看齐;
² 金融市场开放,解除外资比例限制;
² 到2030年降低碳排放;
² 双循环,重点发展国内经济和供应链,同时继续支持全球出口市场);
资料来源:资本集团、中美商务理事会、美国国会研究处
因此,短期内,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可能会持续,这将对估值造成压力并提高风险溢价。当前的困境强化了在中国投资时对公司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在最近的恐慌抛售中,我们在不断权衡潜在的投资机会,找到那些能够占据市场主导的优质公司,这些公司当前的绝对估值水平是非常舒服的。
政策利好行业又有哪些?
虽然某些公司和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那些更符合政府优先事项的领域可能会迎来投资机会。
比如绿色能源是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中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公司将更受资本欢迎。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范围的优先事项,中国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包括制定遏制煤炭并增加天然气使用的政策。
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而环境污染可能也是过去十年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因素之一,这也是空气污染治理成为优先事项的原因之一。
电动汽车市场一直受到政策各方面的支持。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国,而电动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只是燃油车的一小部分。
中国具有资本成本较低的优势,而且由于一些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制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车型,中国有望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动汽车也与节能减排的愿景息息相关。电动汽车需要的零件比燃油车少得多,除了制造规模外,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更多取决于电池成本。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优势在于补贴、资本成本低、国内成熟的电池和隔膜供应链,以及规模制造的能力。
因此,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并准备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制药和医疗创新自 2015 年以来一直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其核心是提升国人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机会并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
政策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国内外公司的营商环境,使得中国更接近全球标准。
大批在美国和欧洲接受教育和/或受雇的中国科学家选择回国,帮助创建涉及药物开发、测试和制造的世界级公司,这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的介入。
进口替代是中国减少对外国供应商依赖的关键,也是政府双循环战略的具体体现。进口替代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半导体行业最具有战略重要性。
中国政府决意加强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能力,尤其是在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之后。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也是符合中国战略的重点领域。
对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资本也开始逐渐关注到这个领域,投资对公的信息服务公司还可以避免针对消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压力。
中国真的关心股市和公司盈利能力吗?
根据我们过往在中国投资的经验,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担忧往往很敏感。
在最近的股市震荡中,刘副总理和中国证监会都在积极接触全球投行等市场参与者,试图平息市场担忧。
他们重申了继续支持股市、民营企业以及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立场。他们还强调了进一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的承诺。
大约30年前,资本集团开始投资中国以来,我们发现投资者可以通过对监管的潮起潮落和经济起伏来识别良好的投资机会。
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经典的选股市场,越来越多持续创新的优质公司不断涌现,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精选公司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投资会获得更高的舒适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