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9-22 14:06
保诚 (02378) 正在招股,发售价上限为172元,以一手50股计,入场费约8686.7元,集资最多224.9亿元。
保诚在分拆美国Jackson业务后,将业务焦点集中在亚洲及非洲,令其成为友邦 (01299) 后第二只主打亚洲寿险概念的香港上市公司
保诚本次集资,与一般上市公司透过全配售或向所有股东供股集资有差别,因为在约1.308亿新股中,除有配售部分,亦有公开向香港居民发售的股份,集资方式一如企业在港上市的首次公开招股(IPO),在香港已上市企业中实为罕见
保诚(02378.HK) 2010年在港上市,除了在港上市,保诚也在并于伦敦、新加坡及纽约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由于当时该集团在香港上市采用的是介绍形式上市方式,使得其在港的流通股份较少。此次在港发行招股集资,主要是为增加其流通量和股东数目,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1年6月底 平均资产净值约162.2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保诚此次公开发售价将参照股份于定价日或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交易价予以厘定。
1. 上市过程
金融海啸过后,美国AIG计划将其亚洲寿险业务友邦分拆在港上市,所获资金将用于偿还美国政府在金融海啸期间向AIG提供的援助。在友邦于2010年初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后,保诚向AIG提出以355亿美元收购友邦,友邦因而搁置上市计划。
保诚其后宣布以介绍形式来港上市,并计划在上市后随即供股,以募集收购友邦的部份资金。然而,由于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关注保诚收购友邦后的资本水平,令保诚延后来港上市及供股日程。保诚最后在同年5月25日成功登陆港交所。
保诚上市后不久宣布与AIG重新洽谈收购条款,提出将收购金融由355亿美元减少至约303亿美元,但提议遭AIG反对,交易最终告吹。AIG其后重启友邦上市计划,友邦最后在同年10月在港挂牌。在行使超额配股权后,友邦集资总额为大约1590.8亿港元,仍保持在港上市集资纪录。
及至去年,保诚宣布分拆及剥离美国业务Jaskson,并会将所得资金在亚洲、非洲作进一步投资。保诚其实于今年宣布在港发行新股,集资最多224.9亿元。
2. 业务范围
友邦保险覆盖18个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新西兰、菲律宾、南韩、斯里兰卡、台湾、越南、文莱和澳门,以及印度。除了印度业务为合资公司外,友邦在其余市场均为全资持股。
保诚分拆美国Jackson业务后,将业务焦点集中在亚洲及非洲。保诚在亚洲的据点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台湾及缅甸。保诚 (02378) 与中信 (00267) 合组联营公司经营中国内地市场业务;于印度则伙拍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 Bank)拓展印度市场。
另外,保诚目前在非洲八个国家经营。
3. 市值比较
截至9月20日,友邦市值为1万亿元,而保诚为4156亿元。
4. 2021上半年业绩
按实质汇率计算,友邦新业务价值按年增长29%至14.1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加4.6个百分点至54.4%,年化新保费增加19%至25.79亿美元。友邦上半年纯利为32.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7%。
保诚上半年税后盈转亏,录得亏损46.37亿美元,当中包括已终止经营业务Jackson的57.07亿美元亏损。期内,按实质汇率基准计,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调整经营溢利15.71亿元,按年升22.2%;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寿险新业务利润11.76亿元,按年升近29%。
5. 中港业务占新业务比例
中国内地及香港是两大保险公司的重要寿险业务贡献地区。疫情下内地客难以来港投保,令最近一年半香港地区新业务价值大幅倒退。以实质汇率计,友邦香港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3.13亿美元,按年反弹2%;保诚香港则倒退13%至3.06亿美元。
至于中国内地业务,友邦中国上半年贡献7.38亿美元新业务价值,按年升24%,而保诚在中国的合营企业则录得2.28亿美元新业务利润,升幅高达80%。总括而言,友邦香港上半年有53.9%新业务价值来自中港两地,而保诚则为45.4%。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