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8-25 00:00
原标题:移远通信:业务进入收获期,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迎来双重拐点 来源:安信证券
事件: 公司 8 月 23 日发布半年度报告, 2021H1 实现总营收 43.16 亿元,同比增长 72.82%,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增长 91.61%; 2021Q2营收 24.59 亿元,同比增长 67.58%,归母净利润 0.73 亿元,同比增长104.12%,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Q2 单季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最佳水平。 受益于物联网行业高景气, LTE、 LPWA、车载、 5G 系列模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下游订单持续放量,相应规格模组收入大幅增长。 2021H1 公司实现营收 43.16 亿元,同比+72.82%, 大幅超越行业平均增速;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33 亿元、 1.21 亿元,同比分别+91.61%、+169.12%。 Q2 公司实现营收 24.59 亿元,同比+67.58%,环比+32.50%;归母净利润 0.73 亿元,同比+104.12%,环比+20.54%; Q2 单季度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最佳水平,我们认为,模组行业业务逐步从前期产品的大规模投入期, 进入一个相对良性的收获期。 原材料涨价致毛利率短期承压,大规模备货保证长期供应能力。 由于上游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成本上涨, 20H1 毛利率同比下降2.28pct 至 20.35%, Q2 毛利率 17.07%,同比-2.60pct,环比-2.31pct。我们认为公司供应链稳定,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冲击有限,同时公司品牌议价能力较高,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涨价出现了明显向下游传导的趋势。 存货方面,公司积极备料保障产品交付, 21H1 存货为 28.74 亿元,相比 20 年底提升 99.86%,净增加 14.36 亿元。 我们认为在物料紧张的大背景下,充足的库存有望保证公司大批量订单的交付能力,另外也从侧面证实了行业下游需求的强景气周期。 费用管控良好,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2021H1 公司三费率(销售+管理+研发)达 15.51%,同比-2.21pct,环比-2.3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 理 费 用 率 / 研 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2.85%/2.38%/10.28% , 同 比-1.38pct/-0.63pct/-0.20pct,费用结构不断优化。公司自建常州全球智能制造中心,聚焦降本提效有利于公司建立自主生产体系满足快速交付需求、提高生产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 全面掌握生产制造技术从而缩短研发周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 10 条无线通信模组贴片生产线的架设,且针对部分自动化测试产线进行升级,可提升产线效率,助力公司产能提升。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构建自身的产品壁垒。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信模组研发能力国际领先, 21H1 研发费用达 4.44亿元,同比+69.43%。 公司作为 3GPP、 CCSA、 GSMA 等标准组织的成员,积极参与 5G 相关标准制定, 同时公司不断研发创新产品,引领模组行业发展风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研发出近 30 款支持 3GPPR15 和 R16 标准的 5G 模组,覆盖了高通、展锐、联发科等多个平台,包括覆盖中国和全球主流频段的 5GRM50xQ、 RG50xQ 系列,具备高集成度、高速率、低功耗等优势的 RG500L、 RM500K 系列,以及支持极简双天线、积木化解决方案的 Rx500U-CN 系列等。 重点布局车载与 5G 业务,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车载领域, 公司深耕多年,基于不同的车规级平台研发了完整、丰富的产品线,可完美契合汽车厂商对智能汽车升级换代的技术连续性需求。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 4G 和 4G 高速车载模组出货量独占鳌头, 5G 车载模组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 Wi-Fi 6 车规级模组 AF50T 已经在多家车厂使用,并将于年底前陆续量产。 5G 领域, 公司起步早、品类全,截至报告期末5G 系列模组已支持全球 1000 余家行业客户进行终端产品开发与商用,如智慧电力、智能电视、无人机、视频直播、智慧交通、工业网关等。在中国移动 2021 年 5G 模组集采中, 移远通信五款 5G 模组以最大份额中标,合计约 15 万片,占比接近 50%, 充分验证了移远 5G 模组在产品丰富性、性能稳定性及成熟度上的领先实力。我们认为由于车载和 5G 领域具备较高的技术和认证壁垒,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同时此类模组价值量较高,有望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打开空间。 投资建议: 公司是全球模组龙头,研发实力、产品性能行业领先,将充分受益于物联网行业需求的爆发,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稳健增长,我们亦看好公司在车载、 5G 领域业绩的可持续释放。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的收入分别为 90.21亿元(+47.76%)、 124.13 亿元(+37.57%)、 160.33 亿元(+29.17%);净利润分别为 3.78 亿元(+100.00%)、 5.58 亿元(+47.62%)、 7.51 亿元(+34.41%),对应的 PE64/43/32。我们给予公司 2022 年 45 倍 PE,对应市值 251.1 亿,目标价 173.25 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车载、5G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