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删掉“高级”和“自动” 辅助驾驶距离自动驾驶更远了吗?

2021-08-24 14:03

近日,某些品牌的电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将自动驾驶技术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究竟什么是辅助驾驶,什么是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目前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

国海证券汽车首席分析师石金漫为您详细解读。

目前在售车型仅处于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员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

石金漫说,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人为操作。具体来讲,辅助驾驶可以协助驾驶员实现自动泊车、加速减速,而(完全)自动驾驶则脱离人为操控实现车辆行驶,驾驶员完全转变为乘客角色。石金漫强调,目前具有自动化功能的在售车型都仅仅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因此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对路面的注意力,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

车载传感器技术正在改进 4D成像雷达能够更好实现车周360°检测

有分析,车载传感器感知不足是导致电动汽车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石金漫表示认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型主要依赖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来实现领航辅助功能,它们确实存在对静止或者低速障碍物无法办法识别或者误判的情况。相较而言,采用3D成像的激光雷达具备更高的精度性和稳定性。另外,对静止目标有更强探测能力的4D成像雷达已经研发上市,能够更好实现车周360°的检测。石金漫预期成本下行后,这些雷达或迎来普及应用。

车辆只有具备人一样的感知、控制等能力 方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石金漫说,除了硬件技术的提升,算法算力也极为关键,主因算力越强响应延时性越短,驾驶安全性就越高。然而,硬件、算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做到完全自动驾驶,只有车辆能够完全像人一样感知、认知、决策、控制、执行,或许才能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状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