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6年“充钱”10亿元 北芯生命现赴港上市融资

2021-08-20 19:27

投资研报

碳中和重磅盛筵倒计时!七部委+能源大省通力合作,主办部委最多的国际性论坛!能源低碳投资机会如何抓?机构指出十大细分领域

白酒多事之秋,板块大跌4%!强监管+中纪委点名+消费税风声又起!震荡中的白酒股还能买吗?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拿下多个标杆客户!这家公司云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升

【机构调研】谢治宇、刘彦春、孙庆瑞等起调研1股!“工业味精”迎来新的五年(附受益股)

  6年“充钱”10亿元,北芯生命现赴港上市融资

  来源: IPO日报 

  原创 邓皓天

  近期,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芯生命”)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上市。

  IPO日报发现,北芯生命成立了五年多,却已经经历了6轮融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融资。

  几乎年年融资

  据了解,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12月。

  2016年,北芯生命进行了Pre-A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为1400万元。

  2017年,北芯生命进行了A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为700万美元。

  2018年,北芯生命进行了B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为7000万元。

  2020年,北芯生命进行了B+轮融资和C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分别为14400万元和18000万元。

  2021年,北芯生命进行了D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为8500万美元。

  也就是说,北芯生命成立仅有五年多的时间,就已经进行了6轮融资,几乎每年融资一次,累计融资金额约为10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北芯生命的D轮融资是发生在2021年6月底,而其于2021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这也意味着,北芯生命刚融资到了8500万美元,就在1个多月后向港股提交了IPO申请,欲通过港股市场再次进行融资。

  两年的完整财报

  据了解,北芯生命是一家医疗科技企业,致力于开发可能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北芯生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元、158.8万元、475.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964.4万元、-5711.5万元、-2583.6万元。

  也就是说,27个月内,北芯生命仅实现了6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并亏损了约1.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北芯生命的产品(FFR)于2020年9月取得国家药监局的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自2020年11月起在中国进行商业化。此外,其产品还于2020年3月取得CE认证,并于2020年8月在欧洲开始商业化。

  这也意味着,北芯生命的产品在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商业化。

  对此,北芯生命表示,公司无法保证将能够维持第一代FFR测量系统及FFR-cRR的销售额及利润率,而有关销售额及利润率可能受到多项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利影响,包括市场竞争变动导致的价格下行压力、疫情、专利保护到期、竞争对手推出替代产品、生产或销售中断、产品质量问题或手术后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医疗保险范围及知识产权纠纷或与第三方的其他事宜。且若公司无法实现第一代FFR测量系统及FFR-cRR的预期销量、定价水平或利润率,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北芯生命隶属的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FFR市场从2016年的4.8亿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5.41亿万美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将以17.0%的CAGR快速增长至11.86亿万美元,2030年将进一步达到17.96亿万美元。中国FFR市场规模自2016年起以31.4%的CAGR增长,在2020年达到人民币0.92亿万元。同时,受益于FFR渗透至CAG的不断增加,中国整体FFR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至2025年的21.68亿万元及2030年的53.91亿万元,2020年至2025年,CAGR为88.0%,2025年至2030年的CAGR为20.0%。

  这也意味着,虽然北芯生命的产品才开始商业化,但其行业的前景较为可观。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IPO日报还发现,北芯生命的产品主要是卖给了其前五大客户。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1-3月,北芯生命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3.21万元、462.2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6.5%、97.3%。

  综观上述北芯生命的业绩不难发现,公司仅有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财务年度的业绩报告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A股、美股、还是港股等,公司IPO时,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提交三个年度的完整财报,像北芯生命这样仅提交两个完整年度的财报并不常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