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发策略:次新股的投资时钟与选股模型

2021-08-14 13:25

●引言:

 

 

 

 

 

 

 

 

 

 

 

在核心资产荒和注册制背景下,次新股成为资金追逐对象,小盘成长风格聚拢加持下尤盛。本篇索骥次新股投资周期规律、业绩规律、短期择时规律,并基于基本面、交易性、激励等维度选取8个核心特征因子构建打分模型,得到次新股精选Top20标的池。

 

 

 

 

 

 

 

 

 

 

 

 

●次新股的三大属性:

 

 

 

 

 

 

 

 

 

 

 

 

 

 

 

 

 

 

 

 

 

 

 

 

 

 

 

(1)筹码分散:中签率低使得筹码较分散,不存在较重筹码集中砸盘的风险。

 

 

 

 

 

 

 

 

 

 

 

 

 

 

 

 

 

 

 

 

 

 

 

 

 

 

 

 

 

 

 

 

 

 

 

 

 

 

 

 

 

 

 

 

 

 

 

 

 

 

 

 

(2)资本运作预期:机构持股比例偏低,潜在加仓空间大,次新股上市后续资本运作提速,外延式并购与股权激励提升想象空间。

 

 

 

 

 

 

 

 

 

 

 

 

 

 

 

 

 

 

 

 

 

 

 

 

 

 

 

 

 

 

 

 

 

 

 

 

 

 

 

 

 

 

 

 

 

 

 

 

 

 

 

 

 

 

 

 

(3)产业新兴:次新股通常聚集在新兴产业或者是国家计划扶持的行业。

 

 

 

 

 

 

 

 

 

 

 

 

 

 

 

 

 

 

 

 

 

 

 

 

 

 

 

 

 

 

 

 

●次新股的投资时钟:

 

 

 

 

 

 

 

 

 

 

 

 

 

 

 

 

 

 

 

 

 

 

 

 

 

 

 

 

 

 

 

 

 

 

 

 

 

 

 

 

 

 

 

 

 

 

 

 

 

 

 

 

 

 

 

 

 

 

 

 

(1)从月周期看,2、5月录得超额收益胜率更大。

 

 

 

 

 

 

 

 

 

 

 

 

 

 

 

 

 

 

 

 

 

 

 

 

 

 

 

 

 

 

 

 

 

 

 

 

 

 

 

 

 

 

 

 

 

 

 

 

 

 

 

 

 

 

 

 

 

 

 

 

 

 

 

 

 

 

 

 

 

 

 

 

 

 

 

 

 

 

 

 

 

 

 

 

 

 

 

 

 

 

 

 

(2)从长周期来看,①股市下行或者大幅震荡时,次新股更易录得超额收益;②次新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时更易跑赢大盘;③当新股审核放缓甚至暂停时,次新股稀缺性拉升其表现;④近三次录得超额收益均在抱团股瓦解时;⑤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有利于次新股获得超额收益;⑥风险偏好回升情形下,次新股由于高弹性更易吸引资金。

 

 

 

 

 

 

 

 

 

 

 

 

 

 

 

 

 

 

 

 

 

 

 

 

 

 

 

 

 

 

 

 

 

 

 

 

 

 

 

 

 

 

 

 

 

 

 

 

 

 

 

 

 

 

 

 

 

 

 

 

 

 

 

 

 

 

 

 

 

 

 

 

 

 

 

 

 

 

 

 

 

 

 

 

 

 

 

 

 

 

 

 

(3)短期择时规律:90-120天是一个好的买入时点,次新股超额收益率由负转正,胜率爬升至高点。无论新股上市当天是否开板和是否注册制均满足上述结论。

 

 

 

 

 

 

 

 

 

 

 

 

 

 

 

 

 

 

 

 

 

 

 

 

 

 

 

 

 

 

 

 

 

 

 

 

 

 

 

 

 

 

 

 

 

 

 

 

 

 

 

 

 

 

 

 

 

 

 

 

 

‍●次新股的业绩规律:

 

‍ 

 

 

 

 

 

 

 

 

 

 

 

 

 

 

 

 

 

 

 

 

 

 

 

 

 

 

 

 

 

 

 

 

 

 

 

 

 

 

 

 

 

 

 

 

 

 

 

 

 

 

 

 

 

 

 

 

 

 

 

 

 

 

 

 

 

 

 

 

 

 

 

 

 

 

 

 

 

 

 

 

 

 

 

 

 

 

 

 

 

 

 

 

 

 

 

 

 

 

 

 

 

 

 

 

(1)ROE视角:第一,次新股ROE通常高于全部A股;第二,从上市时间看,新股第一年超

 

 

 

 

 

 

 

 

 

 

 

 

 

 

 

 

 

 

 

 

 

 

 

 

 

 

 

 

 

 

 

 

 

 

 

 

 

 

 

 

 

 

 

 

 

 

 

 

 

 

 

 

 

 

 

 

 

 

 

 

 

 

 

 

 

 

 

 

 

 

 

 

 

 

 

 

 

 

 

 

 

 

 

 

 

 

 

 

 

 

 

 

 

 

 

 

 

 

 

 

 

 

 

 

 

 

 

 

 

 

 

 

 

 

 

 

 

 

 

 

 

 

 

 

 

 

 

 

 

 

 

 

 

 

 

 

 

 

 

 

 

 

 

 

 

 

 

 

 

 

 

 

 

 

 

 

 

 

 

 

 

 

 

 

 

 

 

 

 

 

 

 

 

 

 

 

 

 

 

 

 

 

 

 

 

 

 

 

 

 

 

 

 

 

 

 

 

 

 

 

 

 

 

 

 

 

 

 

 

额ROE高于上市第二年/第三年。

 

 

 

 

 

 

 

 

 

 

 

 

 

 

 

 

 

 

 

 

 

 

 

 

 

 

 

 

 

 

 

 

 

 

 

 

 

 

 

 

 

 

 

 

 

 

 

 

 

 

 

 

 

 

 

 

 

 

 

 

 

 

 

 

 

 

 

 

 

 

 

 

 

 

 

 

 

 

 

 

 

 

 

 

 

 

 

 

 

 

 

 

 

 

 

 

 

 

 

 

 

 

 

 

 

 

 

 

 

 

 

 

 

 

 

 

 

 

 

 

 

 

 

 

 

 

 

 

 

 

 

 

 

 

 

 

 

 

 

 

 

 

 

 

 

 

 

 

 

 

 

 

 

 

 

 

 

 

 

 

 

 

 

 

 

 

 

 

 

 

 

 

 

 

 

 

 

 

 

 

 

 

 

 

 

 

 

 

 

 

 

 

 

 

 

 

 

 

 

 

 

 

 

 

 

 

 

 

 

 

(2)归母净利润增速视角:第一,17年以后上市的企业成长性更好;第二,18、19年次新股业绩增速波动率明显高于16、17年;第三,上市3年后业绩增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

 

 

 

 

 

 

 

 

 

 

 

 

 

 

 

 

 

 

 

 

 

 

 

 

 

 

 

 

 

 

 

 

 

 

 

 

 

 

 

 

 

 

 

 

 

 

 

 

 

 

 

 

 

 

 

 

 

 

 

 

 

 

 

 

 

 

 

 

 

 

 

 

 

 

 

 

 

 

 

 

 

 

 

 

 

 

 

 

 

 

 

 

 

 

 

 

 

 

 

 

 

 

 

 

 

‍ 

 

 ●次新股核心选股因子特征:

 

 

 

 

 

 

 

 

 

 

 

 

 

 

 

 

 

 

 

 

 

 

 

 

 

 

 

 

 

 

 

 

 

 

 

 

 

 

 

 

 

 

 

 

 

 

 

 

 

特征一:业绩成长性(上市前两年净利润CAGR和营收CAGR)好,对应收益率高。

 

 

 

 

 

 

 

 

 

 

 

 

 

 

 

 

 

 

 

 

 

 

 

 

 

 

 

 

 

 

 

 

 

 

 

 

 

 

 

 

 

 

 

 

 

 

 

 

 

 

 

 

 

 

 

 

 

 

 

 

 

 

 

 

 

 

 

 

 

 

 

 

 

 

 

 

 

 

 

 

 

 

 

 

 

 

 

 

 

 

 

 

 

 

 

 

 

 

特征二:发行时相对行业市盈率低的大概率占优。

 

 

 

 

 

 

 

 

 

 

 

 

 

 

 

 

 

 

 

 

 

 

 

 

 

 

 

 

 

 

 

 

 

 

 

 

 

 

 

 

 

 

 

 

 

 

 

 

 

 

 

 

 

 

 

 

 

 

 

 

 

 

 

 

 

 

 

 

 

 

 

 

 

 

 

 

 

 

 

 

 

 

 

 

 

 

 

 

 

 

 

 

 

 

 

 

 

 

 

 

特征三:小盘股大概率跑赢。

 

 

 

 

 

 

 

 

 

 

 

 

 

 

 

 

 

 

 

 

 

 

 

 

 

 

 

 

 

 

 

 

 

 

 

 

 

 

 

 

 

 

 

 

 

 

 

 

 

 

 

 

 

 

 

 

 

 

 

 

 

 

 

 

 

 

 

 

 

 

 

 

 

 

 

 

 

 

 

 

 

 

 

 

 

 

 

 

 

 

 

 

 

 

 

 

 

 

 

 

特征四:机构持仓比例高,收益率往往跑赢。

 

 

 

 

 

 

 

 

 

 

 

 

 

 

 

 

 

 

 

 

 

 

 

 

 

 

 

 

 

 

 

 

 

 

 

 

 

 

 

 

 

 

 

 

 

 

 

 

 

 

 

 

 

 

 

 

 

 

 

 

 

 

 

 

 

 

 

 

 

 

 

 

 

 

 

 

 

 

 

 

 

 

 

 

 

 

 

 

 

 

 

 

 

 

 

 

 

 

特征五:上市后20日内换手率越高,收益率越高。

 

 

 

 

 

 

 

 

 

 

 

 

 

 

 

 

 

 

 

 

 

 

 

 

 

 

 

 

 

 

 

 

 

 

 

 

 

 

 

 

 

 

 

 

 

 

 

 

 

 

 

 

 

 

 

 

 

 

 

 

 

 

 

 

 

 

 

 

 

 

 

 

 

 

 

 

 

 

 

 

 

 

 

 

 

 

 

 

 

 

 

 

 

 

 

 

 

 

特征六:股权激励激发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助推业绩增长。

 

 

 

 

 

 

 

 

 

 

 

 

 

 

 

 

 

 

 

 

 

 

 

 

 

 

 

 

 

 

 

 

 

 

 

 

 

 

 

 

 

 

 

 

 

 

 

 

 

 

 

 

 

 

 

 

 

 

 

 

 

 

 

 

 

 

 

 

 

 

 

 

 

 

 

 

 

 

 

 

 

 

 

 

 

 

 

 

 

 

 

 

 

 

 

 

 

 

特征七:前期回撤大时更易获得超额收益。

 

 

 

 

 

 

 

 

 

 

 

 

 

 

 

 

 

 

 

 

 

 

 

 

 

 

 

 

 

 

 

 

 

 

 

 

 

 

 

 

 

 

 

 

 

 

 

 

 

 

 

 

 

 

 

 

 

 

 

 

 

 

 

 

 

 

 

 

 

 

 

 

 

 

 

 

 

 

 

 

 

 

 

 

 

 

 

 

 

 

 

 

 

 

 

 

 

 

根据以上次新股核心选股特征,我们选取8个指标,构建打分模型(总计70分),得到次新股精选Top20标的池。

 

 

 

 

 

 

 

 

 

 

 

 

 

 

 

 

 

 

 

 

 

 

 

 

 

 

 

 

 

 

 

 

 

 

 

 

 

 

 

 

 

 

 

 

 

 

 

 

 

 

 

 

●核心假设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超预期波动,去杠杆节奏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海外政经环境变化。

 

 

 

 

 

 

 

 

 

 

 

 

 

 

 

 

 

 

 

 

 

 

 

 

 

 

 

 

 

 

 

 

 

 

 

 

 

 

 

 

 

 

 

 

 

 

 

 

 

 

 

 

 

 

 

 

 

注: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定义次新股为“自上市首日/开板日起未满一年的公司”。

 

 

 

正文

 

 

 

 

 


 

1

次新股的三大属性


 

 

 

“筹码分散+资本运作预期+产业新兴”三大属性是次新股 获得超额收益的内在驱动力。

(1)筹码分散吸引增量资金。第一,中签率低使得筹码较分散,不存在较重筹码集中砸盘的风险。第二,次新股机构持股比例低,没有主力控盘,博弈更加公平,对于投资者吸引力更大。

(2)资本运作提升想象空间。机构持股比例偏低,潜在加仓空间大,次新股上市后续资本运作提速,外延式并购与股权激励提升想象空间。

(3)新兴行业代表成长潜力。次新股通常聚集在新兴产业或者是国家计划扶持的行业,代表着当下甚至未来最热的市场机会,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受到市场追捧。2010年以来新股发行主要集中在电子/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19年以来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增长迅速。

 

 

 

 

2

次新股的投资时钟

 

 

(1)从月周期看,2、5月录得超额收益胜率更大。

2月由于节日期间流动性投放力度加大、经济数据真空期导致的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5月由于年报业绩披露带来高送转预期影响,叠加次新股流通市值较小等特质,次新股在2、5月跑赢Wind全A的概率较高,均超过50%;尤其2月和5月的比例最高,超过80%。

 

 

(2)从长周期来看,次新股行情和股市走势、次新股估值、次新股表现、ipo集中度、抱团程度、流动性环境、风险偏好等均有相关性。

第一,股市下行或者大幅震荡时,次新股更易录得超额收益。当市场震荡或下行,股票估值回归,次新股由于不存在历史套牢盘和解禁压力,具备一定高送转预期,超额收益显著。

 

 

第二,次新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时更易跑赢成长。从历史数据来看,次新股跑赢成长股的区间,次新股相对创业板指PE大多处于历史均值附近或者以下。

 

 

第三,当新股审核放缓甚至暂停时,次新股稀缺性拉升其表现。从沪深两市交易所发展至今,期间经历了多次IPO暂停,每次开闸再启动IPO,新股上市通道拥挤造成次新股标的稀缺和新股质量的提升,引发二级市场追捧。近三次A股IPO暂停(2008年9月-2009年7月、2012年11月-2013年12月、2015年1月-2015年11月)重启后,次新股相对wind全A收益率均处于上升趋势或者历史高位。

第四,近三次录得超额收益均在抱团股瓦解时。当资金撤离抱团股时,处于低位且筹码分散的绩优次新股获得增量资金。以前5%个股成交集中度衡量抱团情况,近3次录得超额收益区间均是抱团股瓦解时。

 

 

第五,流动性较宽松环境下有利于次新股获得超额收益。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次新股上市后再融资扩张,助推次新股股价上涨,M2同比与次新股表现呈正向变动关系。

第六,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次新股更易录得超额收益。风险偏好回升的情况下,次新股由于高弹性更易吸引资金,助推股价上涨。股权风险溢价与次新股指数呈现出明显的反向关系,次新股超额收益区间,ERP大多呈下降态势。

 

 

(3)从短期择时规律上看,上市后90-120天是一个好的买入时点。

上市或开板后一段时间内进入震荡回调阶段,90-120天后次新股超额收益率通常由负转正,胜率爬升至高点。无论上市当天是否开板或者是否注册制,均大致符合上述结论。

 

 

 

 

 

3

次新股的业绩规律

 

以2010年以后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通过ROE和归母净利润2个指标,研究次新股业绩规律。

以ROE代表业绩稳定性:(1)从历史规律来看,次新股ROE通常高于全部A股(2013年以后超额ROE均为正值)。次新股业绩稳定性近年来变好,2017年以来次新股业绩波动降低。(2)从上市时间来看,新股第一年超额ROE较高(均值为2.5%),高于上市第二年和上市第三年的超额ROE(均值分别为0.44%、0.49%)。

以归母净利润增速代表成长性:(1)17年以后上市的企业成长性更好,17、18、19年上市的企业1-2年内相对业绩增速均为正,且高于历史均值。(2)18、19年次新股业绩增速波动率明显高于16、17年,可见在当下时点更需要精选个股。(3)上市3年后业绩增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上市3-4年后业绩增速波动率大于上市1-2年。

 

 

 

 


 

4

次新股核心选股因子特征

 

注册制下次新板块分化的时代因素开启次新股新行情。随着注册制推进,IPO常态化加速次新股供给,叠加板块对新股定价效率更高。次新股市场分化加剧,更加注重个股精选。

我们从基本面因素、交易性因素、激励因素等视角提出次新股优质个股筛选的因子特征。

特征一:业绩成长性好,对应收益率高。(1)上市前两年营收CAGR越高,个股相对收益率和胜率也越高。(2)上市前两年净利润CAGR越高,各个时点对应的相对收益率和胜率越高。

特征二:发行时相对行业市盈率低的大概率占优。相对行业市盈率低的个股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收益率和胜率也相对高于相对行业市盈率高的个股。

 

 

 

 

 

 

特征三:小盘股大概率跑赢。由于小盘股更易进行操作,因此流通市值小的个股,尤其是小于8亿的个股在次新股板块通常表现更优。

特征四:机构持仓比例高,收益率往往跑赢。机构持仓比较高的个股平均收益率远高于其他个股。当上市第一个报告期机构持仓个股高于40%时,持有30天超额收益率达到15.58%。

特征五:上市后20日内换手率越高收益率越高。上市20日内换手率与次新股收益率正相关。当上市20日内换手率超过600%时,持有30天超额收益率达到8.64%,胜率达到57.78%。

 

 

 

 

 

 

特征六:股权激励可以提高业绩预期。较高的股权激励激发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助推个股业绩增长。次新股上市时间较短且体量普遍较小,其通过股权激励提升经营效率、做大市值的动机更强,因此在股权激励事件的投资中更值得关注,在次新股板块布局股权激励类标的有望获得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

特征七:前期回撤大时更易获得超额收益。较最高点有较大回撤情况出现的公司当前价格处于低位,短期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5

次新股打分模型及选股

 

我们从基本面因素、交易性因素和激发因素三个维度选取8个指标,构建如下打分模型(总计70分),得到次新股精选Top20标的池。

 

 

 

 

核心假设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超预期波动,去杠杆节奏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速度过快,海外政经环境变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