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仍为疫情所困

2021-08-07 20:58

  原标题: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仍为疫情所困 | 海斌访谈

  汽车半导体业务下个财季难增长

  英飞凌的汽车半导体业务仍为新冠病毒疫情所困。

  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近日发布第三财季的财报,在当季该公司收入达到27.2亿欧元,这比去年同期的21.7亿欧元增长了25%。不过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公司去年的四月份开始合并Cypress财务报表所致。

  2020年的4月份,英飞凌完成对Cypress的百亿美金收购,一跃而成全球第一大车用半导体供应商,全球第八大半导体制造商。但是,这很难说是一个合适的收购时机。新冠病毒疫情的流行,大大限制了2020年的全球汽车消费能力,从而压缩了对汽车芯片的需求。英飞凌在2020财年比2019财年丢失了一半以上的收入和净利润。

  时间转至2021年,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热情在恢复,但新冠疫情则在持续的影响着汽车芯片厂商的供应能力。

  目前,汽车产业对于芯片的需求十分强劲,后者的短缺已成汽车产业瓶颈。德国汽车管理局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导致许多车型供应受限,今年7月份该国的新车注册量下跌了四分之一。中国的本土车企同样在遭遇缺芯之痛,蔚来等车企都曾因此而停产。

  但是疫情超出半导体企业的控制,芯片厂商对此无能为力,业绩也无从提振。

  相比2021年的第二财季,英飞凌新财季的收入增长则只有1%,原因在于英飞凌的生产基地连续遭受冲击。在遭受冰风暴后,该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制造工厂被迫关闭一个多月时间,公司此前预期今年6月份才可能回复至停电前的产量水平。新冠病毒疫情肆虐马来西亚,该国一度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英飞凌位于马六甲的封测厂曾被下令关闭,而它位于Kulim的晶圆制造厂的部分员工感染了新冠肺炎从而影响了产能。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了英飞凌的汽车半导体和电力&传感器部门,这两大板块的收入较第二财季均有所下滑,且英飞凌预计这两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在下一个财季仅可与第三财季持平而无增长。

  “由于库存处于历史低点,我们的芯片直接从工厂发给终端用户。”在财报公告中,英飞凌的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博士表示,“任何因疫情而对企业生产造成的限制,比如马来西亚近期实施的管控措施,都会带来尤为严重的影响。”

  汽车芯片的短缺却可能为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带来机遇。

  在电动汽车时代到来之前,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供应链条相对固化而层级分明。作为二级供应商的芯片企业,原来并非和整车企业直接沟通,车厂的需求往往通过一级供应商传递。传统汽车制造业保守的文化,对半导体的新公司并不那么友好。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CMO杨宇欣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一辆几十万的车因为几十块钱的芯片而不能下线,缺芯让国内车企意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随着汽车智能化大潮的发展,传统汽车企业在扩大自己对技术领域的深入程度,很多时候在定义下一代技术方向的时候,车厂会跟核心的二级供应商进行技术沟通和方案路线的选型。”杨宇欣表示,“我们现在跟车厂的沟通是非常多的,整个市场都有意愿推进国产车规级芯片和汽车企业的合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