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金:市场对港股短期估值已计入过多悲观情绪 或逐步进入“布局期”

2021-08-02 17:32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港股7月下旬市场急转直下,监管政策超预期是直接诱因,恐慌情绪和资金流出进一步放大了波动。互联网、教育股等首当其冲,但其他板块也未能幸免。整体看2月高点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回调38%,MSCI中国指数下跌27%,恒生国企指下跌25%,逼近疫情低点,恒生指数回调幅度较少但也有17%,这一表现使得港股基本在全球垫底。该行认为龙头企业和风险偏好回落,是最主要拖累、相比之下盈利基本持平、无风险利率则是正贡献。
 

该行指,经过近期大幅回调后,港股市场估值已从原来相对偏高位置回到均值下方甚至相对低位,部份板块,如食品零售、消费服务和媒体娱乐估值已经降至2006年以来均值以下,部分老经济如房地产、能源、银行和保险更是处於历史区间低位。个别受政策影响的大公司,估值回到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下。通过对比阿里巴巴(9988.HK)和腾讯(0700.HK)的案例,发现阿里年初以来的估值表现较腾讯更有韧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策落地是重要企稳因素。
 

该行又指,南向资金7月前整体平稳,但7月流出创纪录;海外资金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流入以来也整体平稳,实际上直到上周也没有出现市场所担忧的大幅流出;短期看,一些技术性和估值指标都指向市场可能已经计入过多悲观情绪,例如成交异常放大、卖空比例提升、资金大幅流出,市场明显超卖等。如果政策和情绪边际改善,可能都会推动市场企稳反弹。
 

该行认为港股可能逐步步入“布局期”,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维度布局反弹,超跌个股,反弹弹性可能较大;悲观情绪计入过多、被错杀,而基本面稳健的稀缺优质龙头;符合中国内在长期趋势领域,包括科技硬件、新能源车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及优质消费及医药龙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