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汽车可能落户合肥?合肥相关方:没有接触

2021-07-28 17:26

 

 

  距离小米宣布造车,已经120天了,总部落户在哪,一直是个迷。

  继北京、上海、武汉之后,又传出可能落在合肥市。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安徽省国资委正在跟小米汽车接触,有意将小米汽车引入合肥。

  7月28日,财经汽车致电安徽省国资委,其工作人员否认“正在跟小米接触”,称“不知道有这回事,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消息”。

  合肥市投促局内部人士告诉财经汽车,“我没有跟小米接触”。他透露合肥市在造车新势力引进方面,“有机会可以谈,关键要看条件”。

  合肥市因投资蔚来而被誉为“最牛风投机构”。2020年11月,合肥市乘胜追击,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打造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意见》显示,合肥市更希望引进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相关产业,整车制造项目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合肥市已经有蔚来汽车、江淮汽车、江淮大众等整车项目。

  财经汽车就这一消息向小米相关人员求证,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多个城市“抢”小米汽车

  造车新势力在2020年底崛起,地方政府引进新能源项目的热情被推高,上海、广州、南京、合肥等地均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造车新势力及相关产业落地。

  3月30日,雷军宣布加入造车行业。“这会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雷军透露,“他亲自带队负责该项目,未来十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初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雷军密集拜访了长安、上汽、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还访问了博世和宁德时代,主机厂和供应链都走了一圈。

  学习拜访之外,小米同步申请了“小米出行”“小米智行”、“XIAOMI MOTORS”、“XIAOMI AUTO”、“MIMOTORS”、“MIAUTO”等商标。

  2021年6月以来,小米又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等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

  小米的造车项目逐渐成型。

  7月28日,雷军在微博上发出招聘自动技术技术人员的海报,“诚邀500技术精英”。小米集团官方招聘网站放出27个自动驾驶相关的岗位,涉及数据中台、控制、感知、高进地图等方面,均为急招岗位。

  人才、商标以及产业链的联动进展顺利,小米汽车落户在哪便成了关注的焦点。

  雷军曾在直播间透露,“小米首款汽车不是轿车就是SUV,售价区间在10-30万元,定位中高端。”

  想要造出车就得先有工厂或者找代工,而这两个选择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武汉都曾被传是小米汽车的落户地。

  面对纷飞的传言,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表示,“近段时间关于我司造车的部分信息已经越传越离谱,一会儿落地北京了、一会儿落地上海了,还刻意的强调武汉没引入成功。除了落地以外,关于招人薪资待遇和期权的话题也让我眼红,动不动就独立期权,甚至薪酬总包给到2000万人民币的谣言也出来了。原本觉得不需要辟谣,大家应该都会有清醒的认知,没想到还有朋友找上门让我内推2000万的职位了。一并回应一下,以上所有均非事实,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合肥积极布局产业链

  小米汽车是“香饽饽”,但找到合肥市的造车新势力也不少。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卓曾告诉财经汽车,“成功引进蔚来后,有很多公司找上门来让我们投,但我们都没有投,我们也在挑选合适的项目”。

  合肥市投促局内部人士则表示,引进项目要“一事一议”,造车新势力有条件的还可以继续谈,也欢迎小米来谈。

  成功投资蔚来,合肥市在背后下了不少功夫,李斌曾透露“合肥市把我们公司,包括我个人都调研了个底朝天,合肥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的投资专业性,是非常让我敬佩的。”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接受央视专访时也透露:“当时合肥是四条战线同步在开展,第一我们组织了专业的团队,也委托了国内一些顶尖专家进行论证,对蔚来的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进行全方面的研判;第二,高度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他们采用的这种换电模式的支持,给做决策提供一些支撑;第三,委托了专业的机构,通过法务和财务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第四个战线就是我们跟他们进行详细、周密、严谨的商务谈判。”

  合肥市正在打造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实现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过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

  4月29日,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已经开工,园区规划整车产能100万辆/年,正在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入驻。

  相比引进整车企业,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上更看中补齐产业链,《意见》表示要支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BMS、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培育10-20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