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双减背后”:基本国策正转变为“重制造、轻服务”

2021-07-26 13:10

7月24日,教育培训行业迎来重磅“双减”政策,未来或将进入长时间的强监管时代。除了“双减”政策,“反垄断”、“房住不炒”等政策都在加速或加码推进。

 

 

东吴香港副董事长、东吴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官陈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国的基本国策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基本发展道路上,我们已经抛弃了“美国道路”,转向了“德国道路”,即通过发展制造业带动GDP的进一步增长。因此,“重制造、轻服务”已经成为未来三至五年,甚至五至七年的基本政策。

 

 

基本国策已变为“重制造、轻服务”

 

 

近日,网上流传了陈李路演时的一份投资者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提到“中国的基本国策已发生了变化”。

 

 

根据这份笔记,陈李提到,过去十几年,中国期望模仿美国通过发展服务业来推动GDP增长。但经过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两次冲击,最高层意识到工业体系的完整和完备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基本发展道路上,我们已经抛弃了“美国道路”,转向了“德国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带动GDP未来的进一步增长。因此,“重制造、轻服务”已经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甚至五到七年的基本政策。

 

 

陈李后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让国内意识到有些核心领域必须补短板,才能保障国内的经济安全。新冠疫情目前尚未远去,但中国能率先复工复产,依赖于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国内均可自主生产,不依赖于外部,有着很高的经济独立性和安全性。这都让国内意识到制造业的决定性作用。”

 

 

今年制造业融资占比接近四分之三

 

 

陈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内的基本国策已经发生了变化,“重制造、轻服务”,政策、资源向制造业倾斜。主要有以下五个表现:

 

 

一是,稳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里,专门提出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不再下降。

 

 

二是,不再提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过去九个月内,国内几乎所有场合都取消了关于“服务业占比要提高”以及“刺激第三产业发展”的说法。

 

 

三是,全社会资源向制造业倾斜,2021年,制造业融资占A股IPO的总规模接近四分之三,创新高。

 

 

四是,最近陆续出台针对服务业的政策,服务业‘从没监管到有监管’、‘从一般监管到强监管’的转变,而这很可能仅是开始。

 

 

五是,国内出生意愿下降,劳动力总规模从2017年就开始下降,总人口规模也将在未来几年到达顶峰。那么,就不太需要服务业来解决新增就业问题,反而需要制造业解决因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能看到,相比于制造业获得政策扶持并得到资本市场大力融资,服务业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针对教育、医美、电子烟、电商、传媒、娱乐、游戏等行业。

 

 

比如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未来,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将进入长时间的强监管时代。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