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圣诺制药冲刺港交所:连年亏损 核心RNAi产品进入临床Ⅱ

2021-07-21 18:43

  据格隆汇新股了解,SirnaomicsLtd(中文名“圣诺制药”)日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自2007年成立以来,圣诺制药一共开展了5轮融资,累计金额逾2.5亿美元,引入了越秀产业基金、沃森生物、仙瞳资本、北京博瑞、旋石资本等知名投资方。最新一次E轮融资后,其估值达到6.57亿美元。

  在IPO前的股东架构中,陆博士及其家族信托持股12.57%,为其第一大股东;戴晓畅博士持有公司9.62%股份;旋石基金旗下的上海冲石、仙瞳投资以及沃森生物旗下的上海沃嘉分别持股占比5.67%、4.90%、4.46%。

  1

  所处热门赛道

  圣诺制药是一家临床阶段RNA疗法生物制药公司,聚焦肿瘤、纤维化、抗病毒、代谢等领域,是首家在肿瘤学RNAi治疗领域取得积极IIa期临床结果的企业。

  其中,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之一就是RNAi疗法,利用特定的干扰RNAi分子转染进入细胞后,诱导酶复合物降解mRNA分子,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降低其活性。相较于其他疗法,RNAi疗法具有广泛的可成药靶点、精准及个性化、安全性高、效果持久、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

  目前,公司拥有18款在研候选药物。其中,核心产品STP705是一种双重TGF-β1/COX-2抑制剂,用于治疗NMSC(尤其是isSCC)的STP705目前已处于IIb期临床研究,预计下半年取得中期结果;另外用于皮肤纤维化领域的STP705,已经在4月启动治疗瘢痕瘤无疤痕愈合的I/II期研究,同时在美国启动治疗HTS的IIa期研究并获批准于中国进行I期研究。

  STP707与STP705相似,也是一款双重靶点抑制剂。通过利用改良的PNP制剂设计用于全身给药。公司于7月初获得提交予美国药监局的STP707的临床研究(IND)许可,目前正开发STP707用于通过静脉给药治疗肝癌、多发性实体瘤及肝纤维化以及治疗肺癌及肺纤维化。

  近几年来RNA疗法热度不断上升,尤其2020年疫情爆发后,RNAi疗法备受市场关注。全球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2百万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62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9.2%,预计2030年将达到208.72亿美元。

  2

  无产品销售收入

  尽管想象空间很美好,但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商业化落地才是关键。

  由于尚未有产品商业化上市,圣诺制药仍处于持续烧钱状态。2019年-2020年,公司其他收入分别为44万美元、77.1万美元;同期亏损分别达1712.7万美元、4642.8万美元。今年前五个月,圣诺制药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收入8.5万美元,亏损达到2333.9万美元。

  在此期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及研发开支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2019年-2020年产生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021.3万美元及14.9百万美元,截至今年5月研发费用达到976.6万美元。

  3

  结语

  RNAi疗法面世至今,也曾险些被当作一个失败的想法扔进“垃圾箱”。直到2018年首次获批后,也才验证了RNA干扰疗法的可能性。作为新型药物,RNAi确实为罹患绝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譬如相关疗法和药物的前期研发费用十分高昂,成本居高不下等。

  曾经就连罗氏、辉瑞、雅培和默克在内的国际制药巨头也在为第一代RNAi药物投入数十亿美元后选择了及时止损。对于圣诺制药而言,短期内恐怕很难抵达盈亏平衡点,资金紧张或成为上市后一段时间内的常态。未来除了关注其产品研发进展外,还需留意圣诺制药资金困境,以及相关行业政策的外部风险的影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