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科技赋能下,如何把握医疗健康行业长期投资机遇?

2021-07-17 10:21

尽管全球股市挥别疫情的阴霾并开始复苏,医疗健康类股的表现却停滞不前,不免令投资者感到疑惑。尽管如此,联博认为医疗健康类股仍有庞大的增长潜力,透过思考以下四个问题,投资者仍能发掘出值得聚焦的投资机会。

自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投资者密切关注医疗健康类股的走势。全球股市自2020年4月开始表现复苏,但是到目前为止医疗健康类股的表现仍落后大盘(图1)。医疗健康类股为何表现落后?首先,投资者为了提前布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活动重启,带动资金从医疗健康等防御型类股流入经济周期类股。其次,获利不佳的中小型生物科技企业在2020年虽然起伏不断,但整体表现仍相当亮眼,可是今年以来这些生物科技企业却陷入卖压。最后,对于包含医疗健康类股在内的成长股而言,折现率越低的环境通常越是有利,然而,今年以来利率走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掩盖了成长股的上涨潜力。即便如此,联博认为拥有强劲基本面与创新能量的医疗健康企业,不会因此丧失长期的投资吸引力。因此,投资者不妨透过以下4个问题作为分析的基石,将有助发掘在医疗保健类股中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问题一:新冠疫苗的研发对于医疗健康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为了研发新冠疫苗,全球投入前所未有的大量人力与资源,并对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两个重大的影响。首先,mRNA技术的成功为制药业者增添一项研发利器。在本次疫情期间,我们看到mRNA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量产具有高保护力的疫苗。尽管mRNA技术并非万能,但是我们认为未来mRNA技术可应用在流感疫苗的研发,因为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机会用于治疗疟疾、HIV、以及癌症。

其次,药物研发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新冠疫苗的迫切需求加速了临床试验的创新脚步,未来这些创新成果将可更大规模地应用。举例来说,参与临床试验的病患不用亲自到医院采检,可以透过新技术进行远程监测,并可有效扩大并分散临床试验的场所。此外,医药监管机关也愿意松绑法规并协助加快临床试验的速度。在这两项因素之下,未来药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可望从现行的7到10年,大幅缩短至1到2年。

问题二:拜登政府推出的政策,对于美国医药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

自从拜登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后,市场便开始讨论拜登可能推出哪些医疗行业政策,尤其是药品定价或是医疗保险相关的政策。到目前为止,拜登尚未推出任何重大的医疗行业政策,即便在民主党内部,亦有一股反对大幅改革药品定价政策的声音,包含依据欧洲的药价作为药品参考定价,或是不希望由政府出面协商药价。除此之外,拜登政府有意豁免新冠疫苗的专利,藉此降低新兴市场国家的疫苗取得成本,但是这项政策提案目前也尚未通过,因为要豁免疫苗专利必须取得国际共识,且德国最近已表态反对豁免专利的提案。整体而言,我们不认为拜登政府会对医疗健康政策做出任何极端的改革,因此原本预期的政策风险可望降低。

问题三:将ESG因子纳入选股流程,是否有助于在医疗健康行业发掘独特的投资机会?

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在分析医疗健康类股的过程中,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因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于医疗健康服务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相关行业可为病患与社区创造的价值更加受到各界关注。一般而言,降低医疗服务的费用,或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甚至是两者兼顾,都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联博认为能够提升医疗服务价值的企业,可望对整体医疗体系有正面贡献,并在医疗费用攀升与政府干预的环境下维持良好的增长动能。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运用住房、年龄、社区、与教育程度等因素来衡量医疗服务的价值,以降低可能的负面影响。然而,在投资医疗健康类股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ESG因子呢?我们认为,以病患福祉为出发点,参与公司治理以改善医疗服务的价值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举例来说,一间位于美国明尼苏达的医疗服务与健康保险公司协助将病患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40%,并将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降低41%。此外,该公司也建置医疗项目暨费用查询数据库,使用过的病患平均可节省近30%医疗费用。一间美国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心脏瓣膜价格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同时能缩短病患的术后恢复期并延长病患的寿命。从这些投资范例可知,重视病患福祉的ESG企业可望创造更加优异的获利表现,也有助提升投资者的回报表现。

问题四:医疗健康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联博认为诊断技术是医疗健康行业中前景可期的部分。我们从新冠疫情中学到,倘若当初有更加成熟且先进的筛检设施,应有助避免疫情向外扩散。因此,预期未来各界,特别是政府,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预防性诊疗技术,并投资于疾病调查与疫情调查系统。

此外,居家诊疗服务亦是下一波的重点发展项目,因为越是能够及早治疗、尽可能少去医院,对于病患以及整个社会而言越是有利。未来,医疗科技的运用将越来越普遍,例如提早发现病情可能恶化的病患,藉此决定后续的治疗程序。

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助以创新的方式改善治疗的成效。举例来说,数据分析工具有助外科医生评估其需要更强化的技术能力。

尽管这四大方面都可望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投资机会,但切忌被华丽的科技蒙蔽双眼。那些表面看似充满潜力的新药品与新技术,未必能发展成功。我们必须回归企业的基本面,包含资产负债表、竞争能力、现金流量、以及获利能力等,才有机会在快速变化的后疫情时代,发掘具备创新能力且具备长期回报潜力的医疗健康企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