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7-08 12:53
● 7月6日,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中概股监管,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应对,推进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等的表述,与港股市场联系较为密切。
● 上周末,滴滴出行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整改,BOSS直聘以及满帮集团旗下的运满满和货车帮也相继接受网络安全审查。这三家公司均于2021年6月在美股完成上市。
● 总体而言,新出台的《意见》以及相关企业的整改,对港股科网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理解:
(1)一方面,这是前期平台经济监管措施的延续和纵深发展。在经历若干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大型科网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增强,部分甚至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将这部分受众较广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纳入严格和规范的监管体系之中,保障数据的安全和规范使用,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是应有之义。
自2020年底,反垄断的监管调查已经逐步展开,阿里巴巴「二选一」案成为了平台经济领域首例重大垄断案件;6月1日,《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实施,也为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公布,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也被提到了更高的层面。客观来讲,趋严的监管固然会带来阵痛,但反垄断和安全审查本质上并不意味着反平台经济,反而有助于提升科网行业的长期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大型企业、尤其是平台型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
(2)另一方面,我们在《中概股回顾点评》一文中曾指出,关于审计底稿的争端和美股除牌的风险是高悬于中概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事实上,「金融脱钩」一直是美国的谈判砝码,拜登上台后态度也并未有明显改变。在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之际,中美双方监管层针对该问题的交锋仍将持续,因此部分两地上市的中概科网企业股价的波动中枢或将有所抬升。
● 近期全球通胀预期降温,再通胀交易暂告一段落,十年美债收益率走软至不足1.3%,中国的国常会也提出了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以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货币政策迎来边际放松、流动性收紧的忧虑得以缓解的背景下,成长股的空间被重新打开——纳指续创新高,A股创业板指也收复年后失地、重回六年高位。相比之下,香港的科网股大幅跑输。
展望未来,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可能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发酵,短期不确定性仍将是香港科网巨企股价的制约因素。不过,目前科网板块已经具备一定的估值性价比,若后续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配置价值将更加凸显:
(1)横向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科网企业,ROE并不逊于其他市场的科技指数,估值却显著偏低;
(2)纵向来看,目前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大型科网股,估值均已下探至历史的低位水平;
(3)比照美股科网企业的经验,即便遭遇反垄断调查,股价「长牛」的趋势也并未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