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投资CXO为什么要重点布局生物药

2021-07-05 10:22

$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生物(02269)$ $博腾股份(SZ300363)$

首先引用Ambrx(安博生物)创始人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身体的主要结构组成和功能分子都是蛋白质,所以用蛋白质做药自然而合理。”

相信很多人从接触药研开始,就听说生物药是未来,生物药估值高,大分子比小分子门槛高,生物药增长快,等等。

今天我们聊一聊,生物药好在哪里?贵在哪里?前途在哪里?

先做一个声明,本人并不是医学、生物学和药学专业,仅仅是通过个人理解做出解读,一定有不专业之处,欢迎指正,共同学习。

第一步先简单区分一下什么是化学药什么事生物药,什么是小分子什么是大分子。

一般来说我们说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

化学药可能是天然的化学物质但现在大部分是靠人工合成的。分子量嘛说法不一,最多的说法是小于1000。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定义,你要真合成出一个1200的估计也没人较真儿说不算小分子化学药。

再说生物药,大分子药物一般来说大部分都是蛋白质多肽(也是蛋白质的一部分)。甭管是什么单抗双抗还是ADC,说到底,只要是个抗体,都是蛋白质。这些大分子搞清其空间结构都是一大关,化学合成那是难上加难,所以基本上是通过生物工程的技术制备的。

一个小插曲,二十年前我考大学那会儿,生物工程的分数是最高的,结果毕业时发现我们学化工的个个能找到工作,大把的企业要人,学生工的只能读研读博出国或者当老师,好像是很难在企业里找到工作的。当时还庆幸没考上生工专业,现在看来是肤浅了!

大分子是生物药,但是生物药不全是大分子,现下最热的CGT(细胞和基因治疗)也是生物药,但是已经远远超出大分子范畴了。CGT可以是改造过的细胞,也可以是携带了某种修复基因的病毒。是的,你没听错,细胞和病毒都是药,就这么神奇!

那么相比于化学药,生物药的优势在哪里呢?

从我一个外行的理解和总结,我认为小分子化学药“治标不治本”。并不是绝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一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之外,大部分的小分子是用来调节或者抑制我们机体的某个活某些生理过程,而这种调节或抑制作用基因与一定的浓度,简单来说就是“药不能停”!最典型的是一些基础性疾病,比如二型糖尿病广泛使用的二甲双胍,比如高尿酸血症用得非布司他。再比如《我不是药神》里面的“格列宁”,原型是诺华的“格列卫”。是的他们能够调控或者抑制某个生理过程,但是并不能解决这种生理过程的产生原因。但是生物药则有可能解决这类问题,比如我们通过CAT-T疗法已经可以根治某些癌症了。

在一些基础类疾病的治疗中一些小分子药物的存在,将这些疾病变成了慢性病,患者在长期服药的情况下可以健康生活,这就够了!但是面对众病癌症,显然是不行的,化学药的劣势十分明显,癌症细胞本来就是变异的人体细胞,用化学药去干预和抑制他们的生理过程,往往会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比如癌症化疗药物。这个时候靶向的精准治疗就很重要了,于是单抗、ADC和细胞基因治疗这些生物药就十分耀眼了。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生物药好在哪里,那么生物药又贵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在全流程的技术难度。

比如药物筛选阶段,化学小分子已经有了很多好用的工具,例如“大力出奇迹”的DEL(DNA编码分子库)技术,但是生物药却没那么容易,这里设计到了细胞系培细胞融合等等生物技术。

生产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生产化学药的反应器可以很大,可以达到几立方米甚至更大,产量可以以吨计。但是生物反应器,上千升那就是大的了。而这反应器中大部分是培养基,实际能够得到的“药”也就是其中培养的细胞生产出的蛋白那就是少之又少。

生产放大过也不一样,比如生产化学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几升的反应器放大到几百升几立方米甚至几十立方米的反应器,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催化、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等基础理论。但是对于生物反应过程,这些都很薄弱,这给工业放大带来了难度。化工领域的放大我们常说scale-up,这是真的放大,而生物药生产,经常用的是scale-out,我翻译成“放多”,比如一个1000升的反应成功了,要放大十倍我不搞1万升的,我搞十个1000升的,这也是因为生物反应放大没那么容易。

分离提纯也不容易,化学物质的分离已经有了太多经典的单元操作,比如精馏、过滤、结晶等等方法,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也更宽泛,但是生物药的分离提纯则没那么容易。

再说分析检测表征,小分子和大分子的难度和代价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贵!所以门槛高!

有人把创新药的开发过程比作摘果子,小分子要可能长在低处,容易摘,但是很多也摘完了,继续摘也不容易了,而且也没那么甜了!更好的果子长在高处,长在树尖上,又大又甜,但是不容易摘!

未来小分子药还会有大量的市场,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毕竟没有必要用导弹去打蚊子。化学药能做好的事情没必要用生物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医药的未来之光一定是生物药!

虽然现在生物药还是贵,但是随着入局的各方社会力量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随着医保体系的发展和覆盖,将来大幅度降低成本造福患者也是很有希望的!

后面我会专门讲一些布局了生物药的CXO公司比如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博腾、康龙化成等。也会专门讲讲他们掌握的热门生物药技术,比如单抗、ADC、CAR-T、PROTAC等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