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1上半年港交所新股融资额全球第三,融资额保持历年高位

2021-06-21 14:16

德勤中国的全国上市业务组近日发布了《中国內地及香港IPO市场2021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

报告显示,美国新股市场表现稳定,纳斯达克与纽交所锁定全球融资额排行前二位置,港交所凭借六只超大型新股位列第三,上交所超越伦交所位列第四。

 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半数来自香港和中国内地,越来越多香港和中国内地新股出现于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资额排行榜。

香港新股市场方面,因更多第二上市和不同股权架构新股上市,2021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总额上涨超1倍,但是新股数量则下降。2021年上半年新经济新股数量及融资总额双双增加,当中有更多消费行业新股包含新经济元素。

 今年二季度港股新股数量进一步减少,但整体上半年仍较2011至2013年及2016年同期为高点;融资额则突破了2011年同期的高位,为多年以来最高记录。

 

来源:德勤中国

今年上半年三只超大型新经济新股快手科技(01024.HK)、京东物流(02618.HK)、百度集团(09888.HK)上市推高香港前五大新股的融资规模,三者皆以不同股权架构上市,其中两只同时为第二上市,前五大的融资规模由去年同期的636亿港元急升至1,298亿港元,增幅为104%。

 港股前十大冻资额新股合共冻结48,536亿港元资金,以医疗及医药行业为主,且主要为新经济企业,冻结资金的规模明显较去年同期18,170亿港元大幅攀升。

 医疗及医药行业与房地产行业主导,前者的比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导致除TMT行业外,其他行业比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据全国上市业务组预测,大量新经济企业计划进行超大规模、双重第一上市、第二上市和分拆上市,意味着香港新股市场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达到超2,000亿港元的融资额。

预计香港在2021年会有120至130只新股上市融集超过4,000亿港元。这些计划上市的公司包括以科技为基础使用同股不同权的发行人、零售店铺网络、人工智能和创新解决方案供货商,及智能保健及医药平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