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阿里支持的汇通达递交赴港IPO申请 2020年营收496亿元

2021-06-20 09:10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汇通达为一间面向下沉市场零售行业企业客户的交易和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能力,为零售产业链参与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门店SaaS+服务、商家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照2020年面向下沉市场的交易规模计,汇通达在中国服务零售行业企业客户的交易平台中排名第一。

  据公开数据显示,汇通达累计完成九轮融资,融资总额超58亿元。投资方为阿里巴巴、国投创益、央企贫困地区基金、招商银行、沿海资本、顺为资本、华夏保险等。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三年多以前,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乡村战略,并且把它定为阿里巴巴集团未来20年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乡村对阿里巴巴来讲是根基,我们一直在实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运用已经建立的从电商到金融、到物流的生态,帮助乡村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零售生态系统已覆盖中国21个省及直辖市、逾19,000个乡镇,连接超过140,000家会员零售门店、10,000家供应商及18,000家渠道合作客户,惠及超过3亿农民消费者。

  汇通达的交易业务与服务业务已发展为相互促进、彼此增益的体系。具体而言,公司从交易业务积累的会员零售门店客户可为公司发展门店SaaS+服务业务提供强大的客户基础。同时,服务业务的持续渗透增强了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交易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汇通达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98亿元、436亿元、49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2亿元、2.5亿元、3.2亿元。

  汇通达收入分为两个板块:交易业务板块和服务业务板块。前者指为农村会员零售门店提供产品供应链,后者指门店SaaS及解决方案。其中,交易业务以自营方式为主,仅2020年有少量在线撮合业务。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汇通达交易业务收入分别为297亿元、434亿元、及493亿元,占比分别为99.5%、99.4%、99.3%;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2500万、5500万、2.4亿元,占比分别为0.1%、0.1%及0.5%。

  汇通达交易业务主要覆盖6个产品品类: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农业生产资料及机械、交通出行、家居建材、酒水饮料。2018年和2019年销售额最多的是家用电器,2020年则变为消费电子。

  汇通达2018年至2020年处于亏损状态,三年亏损额分别为2.6亿元、3亿元、2.8亿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占据主要收入来源的交易业务板块毛利微薄,过去三年毛利率分别为3.2%、2.7%、2.4%。服务业务板块毛利较高,过去三年毛利率分别为89.3%、81.0%、50.4%,但这部分收入占比较小。

  另一方面,汇通达财务成本超过研发、营销开支、行政开支,是公司最大的成本,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4.4亿元、6.3亿元、7.0亿元。而财务成本主要由可赎回注资产生的利息开支产生。

  可赎回注资产生的利息开支,产生于汇通达过去几次融资中给股东的特殊权利和条款,因为不作为权益核算,计入财务成本,特殊权利条件终止后,可赎回注资会从负债转为股本。

  如果剔除可赎回注资产生的利息开支的影响,汇通达经调整净利润2018年为1.2亿元,2019年为2.5亿元,2020年为3.2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0.4%、0.6%、0.6%。

  汇通达前身为江苏汇通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在江苏南京市成立,汪建国持有52%股份,2014年,汪建国通过五星控股向汇通达投资1.5亿元。

  2015年,汇通达改制为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了多轮融资,其股东中包括五星控股、阿里巴巴、央企基金等。

  其中,阿里巴巴在2018年向汇通达投资25亿元,并以20亿元向老股东收购股份,总计45亿元;央企基金及国调基金2020年向汇通达投资总计12亿元。

  目前汇通达最大股东为汪建国,持股为32.56%,包括30.27%的直接权益及通过南京源柏持有的2.29%的间接权益;阿里巴巴中国为第二大股东,目前持股19.08%。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