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5-19 21:00
来源:匠朴研究所
文 | 向华
数据来源 | Wind
01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这句台词出自美国经典剧集「星际迷航」。
毕竟对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那征途都得是星辰大海。
中原建业的老大胡葆森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代建行业走出河南」。
但是老话说的好,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建业集团2015年就已经起步的代建业务,虽然在IPO聆讯通过后,算是勉强起航了,但还没能成功驶出河南这片“海”。
02
由于建业集团的主阵地就是河南,代建业务的在管项目也集中在河南省。
虽然在河南以外也有所布局,但是从数量占比来看,其他省份13个项目占比仅6.31%,实在是有点少的可怜。
当然了,单独看项目数量,也是一个片面的参考数据,毕竟如果河南省外单项目面积巨大,那贡献也将十分可观。
然而,奇迹并未发生。
从在管面积来看,除河南省外,其他省份合计占比甚至不足6%。
这“走出去”的计划,着实是进展缓慢。
03
其实我们都理解,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本身对外扩张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胡老板对自身的认知也非常明确。
2018年,胡葆森表示,要让代建“有条件的走出河南”,而地产则继续深耕河南,“向下走、向小做”。
走出河南的条件,有三个:
管控半径,即围绕河南的六个省 -- 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进行品牌输出。
然而,中原建业的发展路径,看起来并不契合之前的预期。
河南省周边并无太多布局,而遥远的海南和新疆反而有几个项目。
总而言之,这地区集中度高的问题,预计短时间内将持续存在。
而“走出去”的计划,道阻且长。
04
上篇文章我们提到过,本文的重点,是关注中原建业优良表现的B面,说白了就是一些问题。
其实地区集中度高这件事情,见仁见智,严格来说不算什么特别大的毛病。
但要是我们聊聊分红疑似反哺股东这件事,我估摸着大家就都不困了。
2019年以来,中原建业宣派应付现金股利合计9.96亿元。
已知,中原建业2019年和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41亿元和6.81亿元,根据实际宣派的应付股利计算,分别占当年净利润的82%和69%。
这分红比例,好家伙,我直接就是一个好家伙。
根据股权结构图,重组前,中原建业由建业地产全资控股。
如此大手笔的现金股利分配,不得不让人怀疑代建公司反哺地产公司的可能性。
05
在感恩股东的路上,中原建业从未止步。
上市后,中原建业预期每年向股东支付净利润的50%作为股息。
公司的净利润一般有两种用途:
继续投入,扩大业务规模
发放股利,确保股东收益
代建业务当前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按照中原建业之前的扩张计划,应当设定较高的收益留存率,用于扩大规模。
出现高股息分配率的,可能出于以下两种原因:
当前产能充足,能充分承揽并承做各项业务
反哺股东
从代建业务的发展来看,其实河南省周边的省市也是有比较强的业务需求的。
我们无法确认将净利润全部投入发展后,中原建业的产能是否会出现过剩情况,但是,50%的分配比例还是相对较高的。
由于上市后除公众股东外,仅剩胡葆森一名大股东,所以不能完全排除将公司利益反哺股东的可能性。
06
关于拆分出的优质资产给地产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讨论,也是老生常谈了。
中原建业显然也不能免俗。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来看,公司业务处于稳步发展状态,年度口径统计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基本呈逐年升高趋势。
但是,中原建业的现金流量变动净额,在2017年及2018年均为负数,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过大。
其中,最主要的流出项,就是关联方垫款。
由于在拆分前,中原建业的向上穿透的股东就是建业地产,故而也不能排除是在为建业地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07
关于中原建业的一些分析,目前就告一段落了。
这公司现在是聆讯也通过了,股票也确权了,之后也就是等着上市挂牌了。
未来,代建行业和中原建业的发展将如何,咱们还是保持关注,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