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国走向“滞胀”的十字路口

2021-05-15 15:54

  来源:华尔街见闻

  近期,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急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录得10多年来最大升幅,再加上低就业,不禁让人联想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过去的6个月内一直警告人们,通货膨胀的到来将不可避免。

  在美国本周升温的通胀数据和上周惨淡的就业数据公布之后,市场更关注零售销售数据,以此判断美国未来是否会陷入滞胀。

  事实是,从5月14日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4月份零售销售数据环比0%,不及预期1%

  更糟糕的是,美国4月份核心零售销售数据环比下降0.8%,预期为增长0.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国3月份零售数据爆表,录得9.8%,创去年5月以来新高。

没有增长反而是停滞的零售销售数据说明了什么?美国人不愿花钱了?

  Michael Hartnett认为,2021年下半年,市场有可能将主要体现滞胀。在当前通胀的背景下,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大家想的复苏强劲,而滞胀的风险已悄悄来临。

近期,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急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录得10多年来最大升幅,再加上高通胀和低就业,不禁让人想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滞胀

  1970年至1983年,美国陷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此外,另一项美国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进口物价指数年率实际公布10.60%,超过预期值10.2%,而前值为6.9%。

  有分析指出,美国4月进口物价指数可能会对未来通胀产生影响。如果生产企业无法消化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最终将推高产品出厂价格,并传到至最终消费领域,推高通胀。

  5月12日晚间,美国通胀数据大幅高于市场预期,4月美国CPI和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4.2%和3.0%,高于预期3.6%和2.3%,分别创2008年和1996年以来新高。

  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可能误判通胀的担忧加剧。众所周知,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而美联储发言人老生常谈的“通货风险是暂时的”这类发声安抚,对目前市场来说已是杯水车薪。

  因此,市场重演2-3月份的剧本,对美联储的“不信任票”引发美国股债双杀

  美银美林认为,展望未来,5、6月份的美国通胀数据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继续保持高位,那么美联储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急转弯”而加快缩紧步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