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穆迪:确认宏华集团(00196.HK)“B1”企业家族评级,展望调整至“稳定”

2021-04-22 17:34

久期财经讯,4月22日,穆迪将宏华集团有限公司(Honghua Group Limited,简称“宏华集团”,00196.HK)的展望从“正面”调整至“稳定”。与此同时,穆迪还确认了宏华集团“B1”企业家族评级(CFR)和受支持的高级无抵押评级。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官Chenyi Lu表示:“展望从‘正面’调整至‘稳定’,反映出宏华集团的杠杆率(以调整后的债务/EBITDA衡量的比率衡量)改善速度低于预期。穆迪预计,在油价波动和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该比率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稳定在6.0倍-6.5倍左右。这一杠杆水平符合其独立信用状况。”

Lu补充道,“评级的确认反映了穆迪的预期,即尽管在2020年大部分时间里受到疲软的油价和疫情的影响,但宏华集团不断改善的经营环境以及来自其最大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Industry Corporation,简称“中国航天科工”)的持续有力的支持和经营效益,将推动未来12-18个月的盈利恢复。”

评级依据

宏华集团的“B1”CFR反映了其独立的信用状况和一个子级的提升,这是基于穆迪对宏华集团在财务困境时将从其最大股东中国航天科工获得特别支持的预期。自2017年5月起,中国航天科工在其财务报告中完全合并了宏华集团。

宏华集团的独立信用状况反映了中国航天科工的经营效益;其在陆地钻机和设备业务方面的强大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以及其良好的地域多元化。

宏华集团的独立信用状况受到了油价波动和新兴市场风险的影响,其债务杠杆率高且改善缓慢,流动性较弱的限制。

穆迪预测,由于油价稳定和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增加油气公司的勘探和生产活动,从而提高对宏华集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宏华集团的收入将在2021年增长约9%,2022年增长6%。考虑到其在中国天然气行业的业务,宏华集团还将在未来两年从中国天然气和页岩气生产活动的增加中受益。

穆迪还预计,宏华集团经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将从2020年的12.2%增至未来12-18个月的14%-15%,这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高、持续的成本和费用控制,以及未出现大额应收账款减值损失。

剔除2020年高于正常水平的财务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宏华集团调整后的债务/EBITDA比例将从2020年的7.2倍优化至未来12-18个月的6.0倍-6.5倍。在更为谨慎的资本支出和运营资本周期管理的推动下,更高的收益和调整后债务的适度下降为上述的数据改善提供了支撑。这种程度的杠杆水平也符合其独立信用状况。

宏华集团的流动性状况依然疲弱。截至2020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2亿元人民币,质押银行存款为2.8亿元人民币。穆迪预计,未来12个月,宏华集团的运营现金流将达到1.25亿元至1.5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还不足以覆盖其23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内到期债务、7.55亿元人民币的应付票据以及1亿元人民币的预计维护资本支出。

然而,宏华集团良好的融资渠道缓解了其流动性疲弱的状况,主要体现在该公司的大量国内未动用银行授信上,这些授信由中国航天科工提供支持。此外,宏华集团不断改善的经营和财务业表现为其流动性提供了支持。

该评级还考虑了以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因素。首先,该公司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油气运营和获取新资源的法规。然而,迄今为止,宏华集团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与空气排放、水排放或废物处理有关的重大合规违规行为。

其次,在治理方面,该评级考虑到了该公司最大股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CASIC,简称“中国航天科工”)强有力的管理监督。

宏华集团的高级无抵押债券评级不受运营公司层面债权归属的影响。这是因为,尽管宏华集团是一家控股公司,但穆迪预计,中国航天科工对宏华的支持将通过控股公司,而不是直接流向其主要运营公司,从而缓解结构性从属关系可能导致的预期损失差异。

可能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如果该公司(1) 增加收入和收益,保持良好的订单积压(2)将其调整后债务/EBITDA利润的比率持续降低至5.5倍以下,以及(3)改善其流动性状况,则可能上调其评级。如果中国航天科工的支持加强,宏华集团的评级也可能被上调。

如果(1)宏华集团的订单数量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调整后债务/EBITDA利润的比率持续高于7.0倍,(3)公司治理恶化,或(4)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支持或融资渠道减弱,则可能会出现评级下调的压力。

考虑到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强劲支持,宏华集团的独立信用状况适度减弱不会影响其评级。

宏华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该公司生产陆地钻井设备及相关产品。它还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服务。

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科华技术有限公司控股(29.98%)。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