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联代科技上市两日暴涨20倍 中概股妖股王现身?

2021-04-09 00:31

原标题:联代科技上市两日暴涨20倍 中概股妖股王现身?

美国中概股惊现妖股王。

4月7日,联代科技(UTME.Nasdaq)登陆美股,发行价4美元。现场竞价环节后,联代科技开盘跳升285%至11.4美元,此后股价持续走高,盘中多次熔断,股价一度攀高至46美元,涨幅高达1150%。当日其收盘价报39美元,涨幅875%。

继首个交易日后,4月8日联代科技涨势延续,第二天以54%的涨幅高开,盘中呈震荡走势并再度触发熔断,涨幅一度达170.95%。截至收盘,联代科技报于82.17美元,涨幅达110.69%。

从股票本身而言,联代科技可谓典型的小盘股。招股资料显示,联代科技此次以4美元价格向公众公开发行375万普通股,募资规模1500万美元,IPO市值约3300万美元。首日暴涨收盘后,联代科技总市值3.22亿美元,流通市值1.46亿美元。

截至4月8日晚上八点,联代科技盘前下跌17.24%。

靠卖口罩扭亏的手机厂

联代科技是一家手机制造厂商。

根据招股书显示,联代科技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手机、配件及相关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品牌运营,并提供电子制造服务(EMS),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服务,客户包括TCL、海尔等。

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2020年3月31日的两个财年,以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OEM/ODM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5.7%、90.7%和72.0%,可谓联代科技的核心业务。

除了贴牌代工之外,联代科技旗下亦拥有两个独立品牌:聚焦低端的Do和聚焦中高端的Utime。其大部分产品销往全球,包括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欧美成熟市场。

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2020年3月31日的两个财年,以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这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3%、10.9%以及2.6%,可以说联代科技自营品牌的销售能力正在持续萎缩。

一言以蔽之,联代科技的产品价格更为低廉,针对低收入用户群体。

与联代科技相类似定位的,是同样聚焦中低端的传音控股。不过与传音控股“赚钱到手软”不同,直到2020年,联代科技才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联代科技净销售额2623.7万美元,净收入102.2万美元。而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年内,联代科技净销售额2725.3万美元,却录得净亏损306.2万美元。

之所以在2020年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很大程度得益于联代科技的口罩代理销售。据其介绍,自2020年3月以来,联代科技在巴西为现有海外客户临时分销口罩。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口罩代销业务在联代科技整体收入中占比高达25.4%,预估毛利率为19%。相较之下,联代科技主要移动业务设备的毛利率约11%。不得不说,对于联代科技而言,口罩销售的收入更加容易,不过其自身已在招股书中明确,并不准备将口罩销售作为公司的长期业务战略。

现金流一直是联代科技的问题,这也是其冲刺美股的动力和原因所在。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年内,联代科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5.4万美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1.3万美元。

总体而言,从财务数据来看,联代科技是一家依然挣扎于生存线上的企业,无论是主营业务的核心盈利能力,或是现金流等公司运营指标等均存在风险。

警惕“杀猪盘”

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上市市值仅3000多万美元的联代科技,却连续两日在美股掀起轩然大波。

4月6日上市首日暴涨后,联代科技引发大量关注。数据显示,当日联代科技股价最低11.4美元,最高达46美元,相较发行价4美元上涨幅度超过1100%,当日换手率为47.38%。

“联代科技市值偏小,感觉就是‘杀猪盘’。”4月7日晚间美股盘前,一位关注联代科技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道。

彼时,联代科技盘前已经上涨超过20%。开盘后联代科技迅速走高,一小时内涨幅冲高超170%。此后盘中持续震荡,至收盘涨幅110.69%。

“感觉最近有资金一直在做各种小盘股。”有从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能力的最近可以关注这类打新,不过上市后最好不要进入,更不要长期持有,否则很可能会长期套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