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去世 享年88岁

2021-04-05 08:20

  独家 | 诺贝尔经济学家奖获得者蒙代尔去世 享年88岁

  来源:经济学家圈

  相关阅读: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的A面与B面

Robert A.Mundell

经济学家圈从多个信源获悉,北京时间4月4日,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意大利逝世,享年88岁。

蒙代尔是理论天才、代数(尤其是几何)的明确性、文化敏感性和不可估量的实际影响的完美结合。福布斯刊文称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像宙斯一样,与这一领域的任何文章都完全不同。它们是他1956年麻省理工学院论文的重印章节。它们一点一滴地出现了,正如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后来所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清楚:“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主宰了国际贸易理论。”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截至2021年,罗伯特·蒙代尔获超过五十个大学颁授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衔,亦曾担任多个国际机构及组织的顾问,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等。

具体而言,蒙代尔对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主要是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和最优货币区域理论。

国内对蒙代尔最为了解的莫过于“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1997年,泰国、印尼、韩国等相继发生金融危机。这些原先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被迫放弃了固定汇率。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Impossible trinity theory

蒙代尔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998年席卷整个亚洲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金融风暴迫使各个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金融制度,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促进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关的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就相应地受到了重视,而这正是蒙代尔的研究领域。

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相当低的情况下,蒙代尔就已经预言了今天经济生活会面临的问题:比如,随着国际资本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不同的汇率政策将如何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应用?是否一定要遵循传统的国际货币安排格局,即一个国家只拥有自己的一套货币?几个国家联合适用一套共同货币是否可能?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结果使传统的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理论得到了改造,并且他的各国可以有共同货币的研究思想最终促使了欧元的诞生。

蒙代尔与中国关系密切,晚年多次参加中国组织的会议和论坛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