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官宣造车 坐等徐主任辟谣

2021-03-31 08:01

  来源:玥珑商业随笔

  小米终于官宣造车了,之前传言-辟谣-再传言已经出过多次。

  有一个同行在朋友圈里写道:坐等徐主任辟谣。

  这是因为曾经的小米公关负责人,现在小米总办副主任徐洁云曾经在小米造车传言最盛的时候在微博上说:

  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现在看来,这堪称是最尴尬的回应。我猜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1,徐主任不知道小米要造车;2,徐主任知道,但是还没有到官宣的时候,只能辟谣;

  第2种更可能一些,很多时候,公关不得已只能替公司背锅,其实将其理解成一种职务行为就释然了。

  也有人说,这是先抑后扬,前面辟谣多坚决,后面的高潮越精彩。想想是这样,3月30日晚是属于小米和雷军的,激情与梦想,尤其是“最后一战”的标签令人动容,刷屏无数,当70后、80后都考虑退休时,52岁的雷军不惜一切代价,压上自己的身家、自己的声誉,为造车最后一战,这样的决绝值得敬佩。

  货拉拉CEO发了内部反思信,不得不说,这个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在舆论热潮散去的时点反思,大家更理性一些,也更能接受其反思。而且,用内部信的方式,曲线与外部沟通,既避免了直接对话的冲突,又将该传递的信息传递出去。

  这堪称是最聪明的回应。

  让我有些愤怒的,是包钢钢管公司的回应,其一名员工跳入渣罐自杀,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却等到了这样一个回应:

  首先没有为逝者讳,竟然用了其真名;其次在没有调查清楚其自杀真相的情况下,竟然说这个员工是因为买期货和股票亏损数额过大、负债过多、无法偿还……

  看着这份声明,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此冷血对待刚刚逝去的同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能如此冷血,不先对自己的员工哀悼甚至同情,而是首先甩锅?

  这堪称是最冷血的回应。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我说,公关就是为公司背锅而生,这话有点夸张,公关当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去改变用户认知、去树立公司品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公关不得不为公司背锅。

  比如,最近大家盛传的拼多多公关集体下岗,不就是如此吗?

  一个公司出了问题,出了危机,是公关的问题吗?99%的情况下不是,但是公关很多时候必须要冲到一线,流血牺牲,替公司背锅。这是职业使然。

  只是,各位公关同仁,你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公司,就像我们找对象首先要看人品,找公司也首先要看价值观,因为再好的公关,在没有价值观的公司也没有用武之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