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超级商品周期?也可能不是

2021-03-12 14:13

食品、能源到金属的价格都的上升。自2020年3月以来,原油价格上升了将近100%,铜价上涨了 91%,玉米期货价格近12个月飙升了47%。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有目共睹,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来了吗?或许并不是那么回事。

超级周期,通常指一个持续数十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通常与经济周期保持一定的重合。一般认为在过去的100年里,有4个超级周期,最后一个超级周期从1996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

已经有一些分析师开始喊出,第五个商品超级周期并已经到来,包括摩根大通的量化策略师Marko Kolanovic。

不过,近期已经有数份报告对这种观点浇冷水。Tom Price 领导的Liberum Capital 就不赞同超级商品周期的观点。该机构表示,亚洲、美洲和欧洲不断上升的消费率,很可能只是从经济封锁中的低点组建恢复正常而已,“没有证据表明消费现在已经超过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由原材料驱动的项目正在开展。中国方面,经济增长恢复,但官方表示经济刺激将逐步退出。

汇丰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全球大宗商品首席经济学家 Paul Bloxham 也不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会出现一个超级商品周期。他认为,随着经济重新开放,消费支出会从商品会转向服务。他还注意到,中国的发展已经与十多年前大不相同,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

欧盟的基础设施支出计划和拜登政府的提议,又如何看待呢?

Paul Bloxham 认为,欧盟和美国的基建项目都是实质性的,显然可以支撑对金属的需求。但是,发达国家建筑业对金属的需求满足,并不完全来自对金属原矿的需求。原来的金属回收利用和再生材料利用,就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基建的大部分需求。

当然,当前全球经济对部分原材料确实有新的需求产生,比如电动车。Paul Bloxham 表示,关键的例外可能是电气化的增加,特别是机动车的电气化,这需要新的电网。他认为,包括铜在内的电池相关大宗商品可能受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