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芯国际(0981.HK)获美供应许可,能否打开估值空间?

2021-03-02 18:06

1、消息面
 

据媒体从供应链处获悉,中芯国际已取得部分美国设备厂商的供应许可,主要涵盖成熟工艺用半导体设备等。此前摩根斯坦利研报曾指出,美国设备供应商近期已经恢复了对中芯国际零组件供应和现场服务。在正式获得美国设备厂商供应许可后,中芯国际的运营前景将进一步明朗。

2、消息解读

中芯在2020年年底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影响是购买成熟制程原材料和设备需要美国商务部批准、以及10nm以下先进制程直接被禁止。这意味着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不大,但若无法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其库存只能在当前时间点再坚持3-6个月的产能。同时,10nm以下先进工艺制程被直接掐停,对研发及产能建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虽然中芯在2020年上半年虽然大幅增加了资本开支应对短期的材料短缺,但无法消除长期的影响。

此前市场预估美国将允许恢复对中芯国际出口成熟制程的材料和设备,这次是确认了这个传闻正在落地。具体来看,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中芯未来将逐步拿到10nm以上制程的许可证,获得美国设备和原材料的供应,这也就避免了成熟制程在库存消耗完后陷入停产的困境。同时预计今年扩产的成熟制程产能也能加速达产,预计下半年将贡献利润。

另外,超预期的是,目前看14nm的工艺制程也能拿到许可证,这意味着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发展还将继续,公司会持续享受14nm这个长工艺节点的红利。中芯国际14nm及以上工艺节点的扩产将超出之前规划,公司远期的代工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3、中芯国际估值影响

我们此前在《低估的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0981.HK)持续反弹,未来空间还有多大?》一文中提到,中芯国际(0981.HK)的估值主要受到来自实体清单的压制。下图股价两次大幅下挫的原因均是与实体清单相关,如第一次是9月传闻美国将对中芯实施制裁,第二次则是12月正式被列入实体清单。

在这期间,华虹半导体、联电等均大幅上涨,华虹(1347.HK)PB估值提升至3.5、以及联华电子(UMC.US)PB估值为3.52。作为全球第四大、国内第一大的晶圆代工厂,具备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制程产能,中芯国际估值PB仅为1.83x,比起华虹和联电,中芯H股明显较低。

随着中芯取得部分成熟制程厂商的供应许可,短期情绪压制因素将有所缓解,有望打开中芯国际的估值空间。当前中芯国际H股PB估值为1.83,有券商研究员认为后续中芯(0981.HK)估值可能向华虹和联电PB看齐,股价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产业链机会

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5G通讯、服务器和汽车电子的旺盛需求,叠加海外疫情、美国限电和日本地震等供给侧的多重因素影响,全球晶圆制造产能持续紧张,产品交期延长。

正常情况下晶圆厂扩产周期在12~24个月,在去年疫情对需求的冲击下,各大晶圆厂都未及时调整扩产节奏。新一轮产能供给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开出,真正的可观且有效的产能开出在明年二季度以后。以闻泰科技的Nexperia上海12寸线为例设计产能40万片每年,要到2022年Q2才能开出。

 

 

此次中芯国际获得部分14nm及以上制程设备的供应许可,意味着公司未来扩产的可见度和确定性有所提升,中芯上游的产业链设备、材料公司将受益,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在供给端扩张的时期,机构推荐以下机会:

(1)产能为王:产能成为这个时期最确定的机会,晶圆厂成为所有下游创新的底盘,主要指中芯国际

(2)设备先行:涨价的背后是缺货,缺货的背后是扩产大潮将至,设备将迎来一轮强劲增长。涉及的公司包括: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中微公司、精测电子。

(3) 产能本土:与以往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能扩产周期不同,此次产能扩充将会在国产化和去A化的大框架下运行。涉及的公司包括:雅克科技、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沪硅产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