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发香港:港股印花税上调短期受冲击 主线逻辑并未改变

2021-02-25 10:04

  来源:广发香港

  港股加印花税的传闻其实1月就已在坊间流传,但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在港股成交畅旺的状态下,基数的增加已经能够弥补一部分政府库房的亏空,加税政策不会轻易推行:过去5个财政年度里股票印花税收入在200-400亿港元之间,占印花税总收入的一半、占政府总收入约一成(2019-2020财年);而据Wind口径的交易数据推算(25.78万亿),2020年的股票印花税额已经超过了500亿。因此,港府所公布的税率上调计划(买卖双方各0.1%升至各0.13%)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可以算得上是一起“黑天鹅”事件。

  从横向对比来看,在全世界成交量最大的三个市场中,美国和日本并不征收印花税(或采取退税补偿的形式返还);中国大陆为0.1%。而费率高于或与港股齐平的市场(伦敦0.5%、新加坡0.2%),成交额则均低于港股。加税之后,港股从每宗交易中收取的税费将达到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中的第二高水平。

  从历史来看,港股也曾顺应削减印花税的国际趋势,在1993-2001年间4次调降税率(累计由0.15%降至0.1%),随后恒指的表现涨跌不一,但波动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加税则尚属首次,具有借鉴参考意义的可能是2007年5月30日A股所进行的调整,但彼时的政策目的亦有所不同。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印花税的上调并非即刻落地,执行日期最早为今年的8月1日,据目前还有逾半年时间(香港经济日报)。

  从影响的群体来看,印花税调整受影响最大的是依赖于现货市场程式化投资或量化高频交易、资金体量大、交易费率较固定的投资者。大型蓝筹股的部分交易可能出现移师美股ADR市场的现象,而结构性产品、ETF、杠反产品和债券等交易由于不需缴税,所受影响较小。

  我们预计,短期内港股的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入意愿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前期急涨的恒指可能借势在30000点的心理关口整固。自疫情低点以来累涨近两倍的港交所以及券商板块的表现将受到一定的拖累,估值较高的科技股和消费股走势或相对疲软;顺周期类的公司则具备较强的防御性和弹性,其中电信运营商已经走出低点,后续随着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向上的空间较大。

  长远来看,交易税费调整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短期,公司的基本面前景才是做出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港股基本面改善、流动性宽裕、汇率环境友好的主线逻辑并未改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