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2-01 09:28
本周初同时有三家医疗类企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包括领先生物制药公司“赛生药业”、中国癌症早筛产品提供商“诺辉健康”,以及药物类合同研究组织“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
赛生药业为拥有产品开发和商业化集成平台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国内重大未满足需求的治疗领域,主要包括肿瘤及重症感染。德福资本为该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截至目前,德福资本在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拥有约35.14%的权益。
赛生药业主要从事(1)销售自有产品日达仙;(2)销售公司的授权引入产品;及(3)代表业务合作伙伴在中国销售推广产品。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日达仙于中国的销售。日达仙是自有产品,于1996年在中国市场获批。
财务数据方面,2017年、2018 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赛生药业的收入分别为12.13亿元、14.09亿元、17.08亿元、12.91亿元及15.84亿元,自2017年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7%,毛利分别为10.32亿元、11.06亿元、13.14亿元、9.98亿元及12.3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5.1%、78.5%、77.0%、77.3%及78.2%。净利润则分别为1958.2万元、5.35亿元、6.15亿元、4.87亿元及6.90亿元。(整理自智通财经)
招股书显示,诺辉健康的产品管线覆盖中国十大高发癌种的三种: 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目前,其自主研发的两大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及噗噗管®均已正式开始商业化并上市销售,成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基于粪便的自检胃癌筛查测试产品幽幽管®已于2020年11月完成国家药监局注册申请的提交;非侵入性家用尿液宫颈癌筛查测试产品宫证清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预期将于2021年启动注册临床试验。
从公司收入端来看,2018年及2019年,诺辉健康实现营收分别为1881万元和5830万元,作为市场开创者,充分拿到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市场的增长红利。中国结直肠癌筛查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0亿元,预期将快速爆发至2030年的198亿元,实现18.7%的复合年增长率。同时,诺辉健康产品管线布局的胃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市场规模也有望在2030年分别达到157亿元和133亿元。(整理自智通财经)
北京昭衍是药物安全性评价方面的领先合同研究组织,正扩展以提供涵盖药物研发服务链上药物发现、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综合服务。业务包括: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以及实验模型业务等三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现在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合同研究组织,按2019年的收益计,以15.5%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截止至12月31日的2017-2019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3.01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4.09亿元和6.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91.7万元、1.05亿和1.88亿元。截止至2019-2020年9月30日的前九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3.44亿元和6.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590.5万和1.42亿元。(整理自智通财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