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1-01-28 14:48
本文节选自:中国银河证券《港股研究系列报告(一):港股研究:现状、误区和投资建议》,分析师:曾万平
配置港股的意愿+能力实现「双升」!开年以来港股备受青睐,大量南向资金涌入港股。截至2021年1月22日,今年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超过1931亿元人民币,恒生指数上涨9%。
原因有两点:
1、配置意愿上升。A股估值处历史高位,拥挤度日益严重,投资者不断寻找性价比更好确定性高的资产。
2、配置能力上升。有资格配置港股的新基金发行火热,规模大幅上升,内地投资者配置港股的渠道得到拓宽。此外,欧美资金大量涌入。
港交所2018年大改革后,吸引力大增。阿里、美团、京东、药明生物等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金融地产占比大幅下降,港股活力大增。
港股近年走势分化,消费科技成长股牛气十足。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2020年涨幅近80%,不亚于A股创业板指。从代表性公司看,最大权重股腾讯控股涨幅121%,市值增加超3万亿元,美团股价涨幅达766%。
港股估值:分化严重,高低并存。说港股很便宜有误导性。行业来看,非必需消费、医疗保健市盈率达近年极值;个股看,港股估值分化程度很高,对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情不亚于A股,相反,对于周期股,港股投资者的热情低很多,如证券股,A股比H股估值高50%-400%不等。
港股投资价值:交易拥挤程度较低是港股相对优势。不同市场的投资者资金成本、估值体系、投资者结构等环境因素均有不同,但这不能简单说名H股投资价值优于A股。
港股交易层面:资金集中配置在稀缺成长股,而不是买「低估值」。从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配置来看,腾讯持股最多,远超其他个股,美团、小米集团等优质标的持股市值占比处于前列。
市盈率低、市值大等指标并不是预判股价的好指标。这一点港股和A股是相同的。我们长期反复强调:不要仅仅因为市盈率(市现率、市销率)等估值指标低、市值大,就买入,或者因为估值指标高,就卖出优质公司。
两条主线:
1.港股中估值不是极端高+成长性好的优质稀缺标的,如腾讯、美团等新经济公司,「绕不开」这一点很重要。
2.港股相较于A股的特色资产。伴随快手、B站等更多中概股回归,港股有望聚集更多的中国头部科技资产,推荐互联网、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港股相较于A股的特色资产。
看好恒生科技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