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手快也抢不到快手?300亿IPO壕过美团,首日孖展超购194倍

2021-01-26 19:38

十年跋涉,快手今起公开招股。

2021年1月26日早九点,快手正式启动公开招股,计划于2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代号1024。

如果上市成功,快手将成为自Uber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IPO,同时也是自2019年百威亚太58亿美元上市以来,亚洲规模最大的一次IPO活动。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快手科技规模最高可达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9亿元)的香港IPO将把亚洲2021年开年以来的首次公开募股筹资额推升至99.3亿美元,从而创出11年来历年1月份的最高纪录。2010年1月份的IPO筹资额接近达到110亿美元。

快手的上市估值将介乎556亿-609亿美元之间(约合4337亿-4750亿港元),绿鞋后,估值最多可增至617亿美元(约合4813亿港元)。

“短视频第一股”成为电商第四极

快手自2013年推出短视频社交平台以来,积极拓展业务类型,目前已建成了直播、在线营销、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分享及其他多种变现渠道,成长迅速。

招股书显示,快手平台用户海量、粘度高,核心经营数据优势明显。

在最新修订版中,快手主应用程序的活跃用户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1月30日,快手平均月活用户达4.81亿,同比增长49%,高于2019年37%的增长;平均日活用户达2.638亿,同比增长54%,高于2019年的50%,日活用户的使用时长也上涨到了86.7分钟。用户数增长加速度,日活增速高于月活,用户粘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比用户增长,快手电商业务的突破更加令人振奋。自2018年起步以来,快手电商迅猛发展,从订单总量来看已经成为了电商行业的“第四极”,且仍具备向上突破的潜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快手电商成交总额(GMV)为3326亿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的5倍。2020年以来,快手电商GMV实现第一个1000亿用了6个月,实现第二个1000亿仅用了3个月,而实现第三个1000亿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机构投资者表示,未来将长期看好短视频平台在五到十年内成为互联网底层基建的能力,看好快手良性竞争下生态效率的提升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反哺。

快手概念股受关注

快手如此大手笔的IPO,在二级市场引起的反响自然也不小。

快手拟开始招股的消息宣布后,公司的联席保荐人之一华兴资本的股价也应声暴涨。1月25日收涨21.32%,创下了2019年4月以来的新高,今日延续上涨态势,继续冲高,盘中创下25.25港元/股的新高。

腾讯作为快手最大的股东,其股价在昨日也创下了767.50美元/股的历史新高,总市值已超过国有六大行的总和。

赚钱效应明显,手快也抢不到快手

快手作为全球最大的直播平台、全球第二大的短视频平台,以及全球第二大的直播电商,日活3.02亿,日均在线时长80多分钟,良好的业绩表现使其被海内外投资人们普遍看好。市场普遍认为,快手是2021年1月份最值得期待的新股,它的上市将会开启新一轮打新热潮。

据悉,在路演阶段快手就受到了国际大型投资机构的广泛追捧。一方面,互联网正在迎来视频时代,快手占据着最有前景的赛道,极具稀缺性;另一方面,快手行业地位稳固,且业绩持续增长,在线营销、电商等业务迅速崛起,成长性高。因此,在试水路演阶段,就有众多机构投资者摩拳擦掌,希望成为基石投资者,甚至不惜动用私人关系“预定份额”。

最终,快手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GIC、贝莱德、淡马锡及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多名机构投资者,总共认购24.5亿美元,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的47.28%,设6个月禁售期。

除了机构投资者躁动外,散户的“打新群”在过去一个月间也持续活跃。尽管入场费门槛翻倍,中签率较低,也挡不住投资者的热情。

截至发稿,快手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录得2036.42亿港元,已超额认购193.94倍,孖展认购还在进行中。

且据多家媒体消息透露,快手国际配售部分已录得足额认购,原定于29日正午12时结束的公开认购将会提早一日于周三(27日)香港时间下午5时结束。

腾讯视频号或成最大威胁

在快手IPO的一片狂欢之中,也不乏有人“泼冷水”,对快手的未来感到担忧。

有行业观察者提出,虽然腾讯是快手IPO前6轮融资最大的投资方,以21.56%的持股位列其第一大股东,但这个曾经最大的支持者正在给快手制造麻烦。

2020年1月21日,腾讯在微信上线视频号并正式开启内测。背靠微信巨大的流量池,视频号快速吸引了众多MCN机构和明星入驻。以往这些创作者都是在抖音、快手经营,然后转移至微信变现,现在视频号给予了他们最直接的途径。

1月19日,张小龙宣布,现在每天都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

在2020年6月,微信官方就已宣布视频号日活用户破两亿,到了9月,在方正证券的测算下,视频号日活峰值已达3.5亿,近期则有业内人士称,视频号日活已达4.5亿。

不难想到,视频号做短视频,完全是生态的力量,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个人名片,都在倾力为视频号导流,这是一场真正的流量迁移。

宿华和程一笑也一直想在快手做社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搭建一个社群,但这个过程太难了。通过内容找人,远比通过人找内容难度要大得多,快手成不了微信,而微信却可以包含快手。

鉴于腾讯一直是快手最大的股东,之前也有消息猜测快手会进入微信生态内承担视频内容提供者的角色,但现在来看,有了视频号的微信已经没有快手的存在空间了。

机构:用户增长不是问题,变现才是主流

然而,面对微信视频号的崛起,市场对于快手的未来预期仍然非常乐观,给出了700-900亿美元的估值,远远高于此前500亿的预测。

一方面是对快手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的认可,即强大的主播粉丝生态和尚未完全开发的商业化潜力。另一方面是目前正处于货币泛滥、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作为“短视频第一股”的快手一定会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其巨大的稀缺性最为投资者青睐。

虽然长远来看,受用户规模限制,快手可能很难成为一个像微信那样“伟大”的产品。但这个问题在投资者和快手管理层的眼里都没有太大影响。

因为从实际来看,整个行业的用户增长都已经触顶了,即便是抖音未来也没有很大的空间。只要快手能有自己的壁垒,和不错的变现能力,即便不是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也能发展得不错,就像京东在电商界那样。

“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管快手还是抖音,加上未来的视频号,都没办法取得绝对优势的统治性地位了,未来很可能会像电商领域,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原标题《手快也抢不到快手?300亿IPO壕过美团,“短视频第一股”用户增速触顶不足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