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变阵求生:一亿人去过的香港海洋公园宣布免费了

2021-01-19 08:41

  来源:香港信报

  深陷财务困扰的海洋公园昨天(18日)连同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其改革重生方案,计划把山下园区改为免费入场的餐饮零售休闲区域,山上园区则就景点按次收费,并外包大部分保育以外的设施予私人营运商经营,图减省开支“止血”,冀日后达至自负盈亏。

  财务方面,特区政府建议再向公园泵水合共27.9亿港元,包括由2022/23财政年度起计4年,每年向公园提供2.8亿港元、即最多11.2亿港元的教育及保育补助,并为缓解因疫情出现的现金短缺情况,提供一笔非经常拨款16.7亿港元,相当于公园一年的营运开销。同时,公园结欠两笔共54亿港元的政府贷款,今年7月起可豁免利息,开始还款日期获延迟7年,由今年9月延至2028年9月。

  刘鸣炜:主题公园变度假胜地

  海洋公园董事局主席刘鸣炜形容,新改革下“海洋公园将不再是主题公园”、“不再是熊猫、过山车”,而是会以度假胜地、休闲区为定位。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表示,海洋公司将转型,不会以主题公园形式营运,减少不合经济效益的老旧设施。园方会改变收入模式,不再以卖单一入场券,市民一年才去“一次半次”的方式经营,部分园区会引入私人机构参与,与其摊分收入,最终达至自负盈亏。

  邱腾华(右)称,海洋公园新营运模式不单保留现有岗位,也可能增加职位。旁为刘鸣炜

  据刘鸣炜介绍,山下园区改为“由早到晚”免费开放,市民可进入公园内消闲及饮食,该区将外包予私人发展商以长期特许经营权发展。

  至于山上园区,部分旧设施将“退休”,以腾出空间兴建历险和健康主题区,该区可外包经营。现时园内有动物展品及小量机动游戏的核心主题区,则由海洋公园继续自行营运。

  建两码头接驳  融入南区发展

  未来公园会就个别设施或特定区域按次收费,游客到山上园区游玩,需要以电子手带或利用二维码方式等付费。刘鸣炜解释,日后要应用公园的地理条件和科技,并回归保育和教育初心,提高公园收入来源,减省运作开支。

  邱腾华又提到,海洋公园有独特优越性,包括保育及教育工作,政府会继续对相关工作给予支持,而且公园属于区内独特资产,相信可带动南区以至全香港的经济效益,未来着重海洋公园与整个南区,特别是“跃动港岛南”的角色担当重要一环,与区内其他景点合作,计划建议在山下园区深水湾及大树湾兴建码头,加强两区的连接。

  刘鸣炜补充,公园有条件配合及融入南区发展,硬件上有水路、陆路交通、行山径可作连接,若兴建码头,以至有行山径的话,巿民未来到访公园后,便可前往南区甚至更远地方。

  54亿还款期延长  再获批27.9亿

  截至今年6月底,海洋公园料结欠两笔特区政府贷款共54亿港元。

  旅游事务专员黄智祖预期,海洋公园短时间内转型会出现现金短缺情况,以及考虑未来入场人数回升需时、疫情起伏等不明朗因素,故特区政府决定提供空间及支持,包括一笔非经常拨款16.7亿港元,以及未来4个财政年度,每年向公园提供2.8亿港元教育及保育补助,两笔款项合共27.9亿港元。

  同时,特区政府修订贷款条件,今年7月起免除利息,兼推迟至2028年9月才开始还款,还款期延长至31年,最后限期延到2059年3月。假如公园营运较预期好,特区政府可以要求提早还款。据立法会文件显示,新贷款安排将令特区政府收入减少约40亿港元,上述拨款及贷款均须交立法会审批。

  邱腾华重申,海洋公园债务负担沉重,所以降低利率、拉长还款期,原有利率最高达5%,较现在市场属高水平,由于公园需要时间及额外资源作改动,特区政府会助一臂之力,希望减轻公园对政府的债务负担,并在公众教育工作方面提供有时限的经费支援,盼重整后的公园能做到自负盈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