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12-29 19:4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大爆炸”
这几天,许珂或许是地产圈最尴尬的人。
他即将离职禹洲的消息被各路媒体报道,但内容却极不体面:
被公司通讯录“除名”。
事实上,在地产高管圈,许珂与禹洲老板闹翻并赋闲在家早已不是秘密,这以“除名”的方式被公开报道总归是尴尬的。
尤其是对比近期其他房企高管离职的消息那就更显尴尬了:
彰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巧龙离职转任事业合伙人;
领地集团总裁许晓军离职转任外部事业合伙人。
即便是龙光集团执行总裁吴剑被小道消息报道要离职,但报道的内容也很快被企业404了。
地产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再大的矛盾,离职时给予足够的体面和尊重,向来是行业里心照不宣的共识。
不过,这一次却被禹洲打破了。
01
许珂,是2004的万科新动力,十年做到万科唐山公司经理。
2013年许珂萌生了从区域公司经理转为集团运营管理负责人的想法,无奈唐山在万科体系中体量太小,许珂没有如愿。
之后,许珂加入阳光城,任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后一路做到阳光城产业发展中心发展管理副总裁。
2018年,在万科故交张晋元的招揽下,许珂加盟泰禾担任副总裁一职,分管运营兼管广深区域。
不过入职仅四个月,便有媒体报道泰禾广深区域深陷困局,发现救不起来的许珂决定逃离。
彼时,许珂在朋友圈亲自回应:
尚在泰禾,广深区域布局良好……
半个月后,被发现低调出现在禹洲的年终业绩会上。
有业内人士说:许珂一直是有一个总裁梦的。
许珂以唯一的高级副总裁身份加盟禹洲不到一年,在禹洲担任执行总裁一职已近5年时间的蔡明辉便逐渐淡出,职务变更为行政总裁,而此前行政总裁一职,一直由董事长林龙安兼任。
不久,蔡明辉因个人原因离职,禹洲官宣许珂升任执行总裁。
对于许珂离职,有知情人士透露:禹洲打造“上海-深圳双总部”引发的巨大人事动荡,是许珂离职的真正原因。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许珂的权力不断的被新生势力削弱。
有心人注意到,早在2020年7月,禹洲召开半年度经营工作分析会时,年前从招商蛇口跳槽过来的华南区域总萧睿,便以联席执行总裁的身份,坐在了郭英兰的边上。
若真是因人事动荡离职,可以想见:
许珂走得很不开心。
02
许珂不是个例。
在房地产行业,如许珂般,品德、才华、学养、见识兼具,能够对企业命运负责的职业经理人有很多,但职业生涯却有诸般不得已。
受新冠疫情影响,在跳槽较为审慎的2020年,职业经理人的流动速度还在加快。
光是近两个月,就有:
18年万达老将吕正韬辞去万达地产集团总裁一职,加盟儒臣集团任执行总裁;
弘阳集团执行总裁张良离职,开启创业之旅;
和昌集团总裁杜超和董事长武磊,因集团激烈的人事动荡双双离职;
云南城投因工作调整,同日有三名高管离职;
彰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巧龙离职……
在外界看来,这些职业经理人身居高位,拿着动辄几百几千万的年薪,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缔造着一个个传奇。
但在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博弈中,经营权永远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走的时候,其实大多都不开心。
昔日的打工皇帝,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曾说,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会遭遇三道坎:
一是决策权;
二是难逃命运;
三是老板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
一席话,概括了职业经理人的不得已。
阳光城林腾蛟,是业内出了名的舍得放权的老板,然而他的职业经理人的保质期,也不过三年而已。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张海民离职,是因为在他任职的第三年,让林腾蛟制定年度销售目标的时候,林腾蛟突然把销售目标订在了他觉得不可能完成的千亿。
一边是职业经理人觉得可以循序渐进,一边是老板迫不及待前行,为此林腾蛟从碧桂园找来朱荣斌和吴建斌,直接架空了张海民。
1000亿,是不是真的很难完成?其接任者朱荣斌事后总结:
如履薄冰,心有余悸。
03
尽管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有道难以迈过的坎,但地产圈也有例外。
比如夏海钧。
2007年6月,夏海钧被许家印“三顾茅庐”所打动,加入恒大。
人和人的气场,就像磁铁。此前夏海钧从未与许家印共过事,但许家印似乎认准了他这个空降兵:
如果你愿意来恒大,可以先做董事局副主席、常务副总裁,如果你有能力,三个月后,我就把总裁的位子让给你。
三个月以后,许家印兑现诺言,夏海钧坐上了恒大二把手的位子。
夏海钧以高薪闻名于业内,2017年任泽平以1500年薪加盟恒大时,有人翻看年报,发现2016年夏海钧的年薪已达到了惊人2.7亿。
排在第二位的,是与许家印共同创业的何妙龄,同年收入1561万,与夏海钧隔了2.5个小目标的距离。
除了高薪,这些年夏海钧还数次被授予巨额的股权期权激励,其在恒大的持股比例最高时达到了0.82%。
旁的不说,光在2014年许家印给到他的那1亿股股票期权,在去年陆续分批行权后,20天内便套现了10亿港币。
04
更让人羡慕的是曹舟南。
有人说,如果不是宋卫平拉他下海,曹舟南的仕途可官至部长。
人生没有如果,2009年曹舟南从体制内辞职,加入绿城任执行总经理;第二年绿城做代建,曹舟南又过去担任总经理。
据说,酷爱打麻将的宋卫平与曹舟南相当的默契,在牌桌上交流 “用眼神”即可。
曹舟南令人羡慕,不止是宋卫平对他完全信任,而是在相继迎来九龙仓、融创、中交入驻后,他亦能获得其他老板的垂青。
2015年,绿城易主中交,中交向宋卫平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是:
曹舟南出任总裁。
让人嫉妒的还在后面。
2018年三年任期一满,曹舟南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半年后他带着自己的品牌“蓝绿双城”和签约14个项目亮相。
有人查了查:
蓝绿双城诞生于绿城,与蓝城也有血缘关系。
这一次,曾经的雇主宋卫平和中交,一起把曹舟南送上了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与他都变成了合伙人的关系。
05
如果还要列举,万科的郁亮,融创的汪孟德,正荣的黄仙枝等,都是职业经理人想要达到的高度。
因为他们与老板真正做到了合作无间,实现了与公司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把企业愿景和个人事业合二为一。
然而道理都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因安全感缺失在不停的流动仍是常见的现象。
2020年8月,莫斌被“离职”时,其在碧桂园中期业绩会上如是回应:
我的职业生涯一定是在碧桂园结束的,一直会跟随碧桂园走到底。
可惜的是,放眼地产圈,敢在公开场合这么坚定传达自身信念的,如此有安全感的职业经理人,寥寥无几。
回到许珂,地产寒冬下,许珂下一步去哪尚未得知,可以肯定的是,他暂时不会创业。
地产寒冬下,谁去谁留都很正常,当下不管他是选择陪伴家人一段时间,还是继续看下一个机会:
总之,祝福许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