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银行股年终盘点:承压与期待

2020-12-29 22:27

  谋求A股上市多年的广州农商行在上会前一天,突然撤回IPO申请,震惊市场。

  12月29日,证监会公告显示,广州农商行已经申请撤回IPO申报材料。广州农商行于2017年6月在香港上市,此后一直谋求A股上市。2019年3月,广州农商行向证监会提交A股上市申请。根据计划,明日举行的发审委会上将审核广州农商行IPO事宜。

  广州农商行距离上会仅一日突然撤回IPO申请,对此给出的理由是“战略规划调整”。广州农商行表示将择机重启回A事宜。 

  银行业承压

  2020年对于各行各业都是充满考验的一年,服务实体经济的银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最直接的表现是,为实体经济让利的银行业整体利润大幅下滑。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经济波动影响,银行业资产质量受到冲击。截至今年三季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不良贷款率1.96%,环比增加0.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35家上市银行(厦门银行未披露三季报,北京银行未披露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中,仅有平安银行、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四家三季末不良贷款余额较半年末有所下降,其余31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环比上涨。

  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业整体规模仍在持续扩张。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达到3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分机构看,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8.3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6%;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6.4万亿元,占比17.9%,资产总额同比增12.6%。

  二级市场上,工商银行(601398.SH)以17749亿元总市值继续领跑银行股,在整个A股市场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一骑绝尘的贵州茅台(600519.SH)。

  不过,今年以来银行股整体低迷。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A股37家上市银行中,有26家的股价相比年初有所下跌,其中5家银行跌幅超过20%,19家跌幅超过10%。除年内完成IPO的厦门银行(601187.SH)外,涨幅超过10%的银行仅有5家。

  银行业整体承压,也加大了中型银行冲击IPO的难度。与2019年银行股扎堆上市相比,2020年银行上市热潮虽然不减,但成功完成挂牌上市的仅有厦门银行。此外,重庆银行已于12月18日取得A股IPO发行批文,获得A股“入场券”,目前仍有16家银行处于IPO排队中。其中,上海农商银行、齐鲁银行已分别于11月26日、12月10日过会。

  市场观点认为,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处于估值低位、发展战略清晰、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银行股,明年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银行(000001.SZ)为例,该行股价年内涨幅达到18.54%,在所有股份行中排在首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收盘,平安银行市盈率为13.8,在所有股份行中排名第一。

  平安银行以“科技+金融”战略,持续推动向零售转型,反映在经营上是业绩的稳健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平南银行实现营收1165.64亿元,同比增13.2%,虽然净利相比去年仍处于下滑状态,但从三季度起已经实现净利同比正增长,当季实现净利87.2亿元,同比增加6.3%。

  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今年进一步逆势改善。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行业低位水平,截至三季末不良贷款率1.32%,相比上年末下降33个基点。

  标普预测,国内经济U型复苏稳步推进。银行板块情绪与整体经济息息相关,市场对明年银行股行情预期整体偏向乐观。

  华泰证券认为,银行股在明年将迎来更为宽松友好的政策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政策可持续性的基调,流动性边际宽松、高息存款监管均直接利好上市银行。

  同时,有市场观点认为,明年上市银行利润将迎来大幅修复。今年以来,随着资产质量恶化压力的增大,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了计提拨备力度。数据显示,绝大部分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多家银行的增长金额均在百亿元以上。鉴于上市银行已经在2020年计提了充足的拨备,可以充分挤干水分,明年利润有望同比大幅提升。根据华泰证券预计,2021年上市银行利润同比增速有望修复至7.1%。

  券商观点普遍认为,银行股已经处于估值历史底部。截至12月29日,银行指数市净率为0.71倍,已经远低于三年前的1.01。虽然银行板块普遍处于下跌趋势,但12月以来北向资金一直呈现持续流入状态,且险资及业内高管也在年内多有增持。华泰证券认为,外资、机构资金均对低估值蓝筹股有较大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为银行股创造了估值修复机会。

  整体来看,随着银行股不断扩容,行业内分化也将加剧。未来机会仍主要集中在估值偏低、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银行个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