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12-23 20:16
2020年是美股“冰与火之歌”的一年,但随着大选选情逐渐明朗,市场对大选不确定性的担忧逐渐驱散,对于下一轮财政刺激也重拾期待,相信接下来情绪的回暖将会推升美股进一步提高。美国汇盛金融首席经济学家、纽约金融论坛联席发起人、纽约大学教授,陈凯丰教授在今天线上直播策略会分享了《2021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科技展望》
点击进入华盛直播间:2021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科技展望
以下为陈凯丰教授演讲全文:
大家好。很高兴受邀参加由花生和华盛通举办的线上策略活动,我是陈凯丰,今天给大家主讲的题目是【美国宏观以及明年的美股展望】。
美国大选结果分析:华尔街对大选结果满意,对明年的美股市场有信心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美国宏观以及美股的情况。首先我想给大家分析一下美国大选结果的情况。美国大选目前的结果是拜登入主白宫,民主党获得总统选举获胜,但是国会是民主党输了一些席位,各个州长也是民主党输了6个州长席位,共和党和民主党可以说是分享权力,这个结果实际上对于从宏观意义上来看,对于华尔街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美国国会控制财政支出,这样的话目前来看就是国会和白宫将会处于不同的党派控制之下,明年可以说很难出台非常激进的一些政策,包括加税,大规模的能源改革,这些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都不太会可能会发生。
现在来看的话,过去两年是白宫在共和党手上,国会在民主党手上。经过这次大选以后,明年是白宫在民主党手上,国会在共和党手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很难通过新的加税法案,减税法也是2017年通过的,可以说2018年以后中期选举以后就比较难通过新的政策。
因此现在来看,明年的财政刺激政策规模一定会低于过去的预期,这也是为什么整个从宏观来看,华尔街对这个大选结果是非常满意,因此对明年对美股市场也是更加有信心。
民主党上台以后,会注重的哪几个板块?
第一个是医疗健康,这也是明年我认为大家需要关注的一个热点板块。很明显,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确实对于全球经济冲击非常大。通过疫苗大规模的推出以后,疫情应该会缓解或者会逐渐消失。但是很清晰的事情是民主党会更大的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包括生物制药,包括医疗设备等等。
第二是能源方面,民主党更加注重的是新能源,拜登也说了,上台以后会首先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然后注重环保,减少着传统能源,增加太阳能风等等。相对应的板块也一样,大家可以继续关注的,包括和像电动汽车等等,这应该是明年继续会一个是非常热点的板块。
对于贸易相关的来看情况来看的话,由于拜登更加主张的是一个全球合作,因此的话我认为明年对于欧洲的股票,中国股票可能都是更加会受到美国投资人的欢迎。 因为明年可能是更加注重一个全球合作,或者说是贸易战或者贸易上的一些紧张情绪应该会得到缓解。这个是民主党上台有一些主要关注的热点。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是税收问题,拜登也说了科技行业特别是像亚马逊这些公司,过去长期是零利率,这个零税率可能是不可持续,有可能要对这些科技企业加税。
科技企业在市场垄断方面是在美国也受到朝野的一致的抨击。 这样的话明年民主党主导白宫以后,有可能会对大型科技企业进行分拆。 比如说像脸书,它下面控制了很多社交媒体网站,可能会要求他分拆成几家。大型的科技股有可能会受到税收监管各方面压力,但是中小的科技股可能是更加有优势。
这个是民主党对于和共和党两党对于税收或者产业政策上面一些区别。
谈完大选结果和两党的区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美国的宏观上面的两大块,一个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很明显,就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是共和党人,他的任期还有两年。我认为很有可能拜登到时候会任命一个新的美联储主席,但是需要等到2023年,也就是说明后年两年仍然会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任期,他可能会维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变,继续货币政策宽松,但是很难有非常大的一些决策,基本上保持通货膨胀可控的同时,继续的释放流动性。这是货币政策预期。
当然对于很多民主党人来说,他们还是对这个是比较失望的。因为实际上整个美联储的高层理事会,现在5个人里面有4个是是共和党主席到两个副主席都是共和党,都是特朗普任命的,民主党只有一个人,还有两个空缺,因此的话明年拜登在重新任命两位美联储理事以后,仍然还是一个可以说是一个少数票。
这样的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期明年还是继续宽松,但是比较难出现大的突破。真正大的变化可能要到2023年,这个是货币政策的情况。
当然货币政策的微调在已经开始了,今年年底所有的对于美联储对于市场的信用政策的干预都已经到期结束,包括美联储购买的企业债,高收高收益债,包括参与银行中间的隔夜贷款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今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
从这方面来看,美联储的信用政策已经开始收紧,明年大家需要关注的一个风险点,就是美联储可能不会像去年继续那么大的进行宽松。
比较来看的话,实际上美联储并不需要大规模的继续刺激,因为美股的历史上情况,是在民主党主管国会两院的时候,每股的平均回报是11%,共和党主管两院的首名每股的平均回报是13.4%。
两党分立国会的时候,每股的历史平均回报是17%,所以只要美联储不进行过度的干预,然后国会分立的时候,美股市场应该是一个属于最佳状态。
从货币政策和党派的属性来看,明年的美国股市还是比较看好。
华尔街对明年的布局包括哪些?
第一个是叫next Jane trend,或者说是下一代的技术,包括宽带,包括新能源,包括云计算,也包括金融科技,这些都是是最近有大量资金开始进入,明年可能会继续有机会的。
同时有意思的是,去年比较流行的一些概念,现在资金是流入的很少,或者还有很多流出,比如说机器人、AI人工智能板块,包括和安全网络安全相关这些板块,目前资金流入很少,或者说已经有些流出,整个市场的关注点热点已经从这一方面转移出来了,热点已经在转换。
实际上从宏观的市场来看,明年和今年我相信非常大的一个要关注的地方,就是我相信明年会继续有非常多的IPO或者说是发行新股。今年是美股有史以来发行新股历史记录最佳的一个年份。
今年实际上新冠疫情爆发以后,美联储进行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注入了数万亿美元资金在市场,这个资金在市场实际上就开始寻找机会,触发了以后,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一个大规模的 IPO进程,包括今年的10月份、11月份,这都是美国有史以来IPO的月度的记录。
10月份有40多家公司上市,11月份由于美国大选是稍稍有所暂停,12月份的话 IPO又在继续新高,包括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些新股,像爱彼迎,公司去年4还在独角兽的时候估值是300多亿美元,这次上市以后直接当天股价上涨110%,现在市值已经超过了800亿美元,可以说是高的不可思议。
其他还有包括是做就是说网上送餐的公司,一样上市当天涨100%以上,市值马上冲破了500亿美元,还有相关的包括像云计算的概念, snowflake上市以后股价涨了三倍多。
当然除了不光是美股的IPO中概股,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IPO今年也是非常的火爆,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包括像电动汽车,小鹏、理想汽车等等,股价都是数10倍的增长。
实际上根据我们的了解情况,交易所还有大量的IPO在排队,特别是明年上半年一季度二季度 IPO的量还会继续增加。
包括美股市场本身的IPO,也有一些中概股的IPO会来到纽约敲钟。对于投资人来看,投资人在IPO市场今年获得的利收益非常可观,这样的话明年应该还会继续。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新股的市场。
IPO具体分析一下行业来看,目前今年一共有400多个,每股400多个IPO其中医疗健康产业占了51%,就200个IPO实际上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今年是新冠病毒流行,导致了就全球对医疗健康市场投入的大幅度增加。这200多个医疗健康公司了。发行新股IPO以后,明年肯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然后进行研发,推出新的产品医疗服务等等。
所以我个人相信明年医疗健康市场还会有大量的机会,包括继续进行并购投资等等,这是最大的一个机会,医疗健康。
第二个市场机会是科技,包括金融科技。今年美国上市公司里面有1/4是做科技和金融科技的,包括支付、保险科技、金融科技相关的服务业、sas的概念等等。这些公司今年上市业绩、股价都是非常的优秀,一般上市了以后,股价上升1~2倍。这些企业我相信明年还会有机会。虽然今年他们股价涨了很多,但市值还是非常低,一般也就是市值在大概10亿到50亿美元之间,远低于传统金融业。
我个人认为明年在金融科技板块还会是一个非常火热的板块,大家可以继续关注。
宏观上除了股市以外,还需要观察的汇率市场
汇率市场今年其实大家整体认为是可以说对于美元的看空情绪是极为普遍,可以说成为了共识。各大机构包括投行高盛等等都是看空美元。我个人认为一旦这个市场成为共识以后,都在做空看空以后,实际上真正的在下跌的机会就非常有空间了,非常有限了。
这也是我个人认为明年美元虽然是有大家一致看空,但是美元可能未必会真正下跌多少,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反抽。
因此对于美元市场汇率,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过于看空,那是汇率市场,固定收益类市场,债券市场,明年整体的展望,我认为是没国债是继续在区间波动。
今年从或者说是2019年年初到今年的年底,2020年年底,整体来看,中美的国债利差是不断拉大,可以说美国的国债是短期国债到0,长期国债也只有是在1%不到。
中国的国债利率今年是不断上涨,甚至于创了新高。结果我认为是个存在了一个中美的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要不断拉大,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套利空间。这个我认为也是代表了实际上两个经济体对于今后的通货膨胀预期等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别。
这个对于投资人也需要非常关注,也就是中美的国债利差拿到然后从明年市场板块来看,除了金融科技以外,金融业本身我认为还是需要谨慎。今年整体的金融业的股票股价非常的传统,金融业的股价是非常萎靡不振,像富国银行,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股价今年跌了50%左右。巴菲特老先生就是做了长期价值投资的,都已经退出了,彻底清仓了富国银行的股票,高盛等等投行的股票股价也都是比较萎靡。
实际上这一点来看,中美股市是高度映射。我了解到我看到国内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包括券商股价今年在国内 A股也是比较萎靡不振,这个也代表了传统金融业的有所萎缩,明年的这一点我相信会继续。
从其他的金融业相关来看,除了支付和交易以外,我相信包括保险房地产贷款等等的,明年会有很好的机会在美股市场。还有包括做叫做金融监管大数据分析的一些公司,明年都有在都有可能会上市。
spac新的上市模式,大家可以关注。明年我认为美股还会有更多的公司通过spac来进行上市,在保险行业也是一样,今年的4个最新的在线保险公司上市,每一个都有非常有意思。
我自己本人也写了一些文章,大家可以网上可以看到,可以关注一下这些文章细节,包括今年比较有意思的公司叫柠檬汁保险,最早在纽约大学,几年前我让学生做过公司的案例,5美元一个月收保费,然后他没有任何的客户服务,所有的保险都是包括购买保单,包括理赔都是通过AI人工智能来完成。 公司上市市值迅速从20亿美元到了50亿美元,还有保险大数据交易所max,全世界第一个做保险数据交易的公司,也是今年上市的保险科技公司。
另外一个是叫root汽车保险,它实际上是在你的汽车上装一个杆感应器,然后根据你平时的开车的情况来决定你的保费。最后一个是叫 duck,creek压息做就是保险科技保险服务的一样,也是今年上市,然后目前市值是过了50多亿美元。
明年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还是要继续关注
大家也都知道今年特斯拉股价涨了10倍,最近也刚刚从被纳入了标普500指数,标普500指数算是美国最重要的500个公司,被剔除的一家是做房地产的一个公司,市值也很小,做商业地产代替房地产公司。
加入标普500指数的特斯拉,其实也很有代表意义,实际上证明了传统行业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一个做房地产公司被标普500剔除,我相信明年也是继续有机会或者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因为毕竟它代表的新能源,包括自己发电,太阳能发电,清洁能源、交通这些都有。
相对应的是国内一系列的公司,还有其他的美国的电动汽车公司,电动卡车公司等等,这些明年可以继续关注。当然他们这些公司今年的股价都涨了非常多,最近股价有所回撤,明年可能有更好的一个机会。
明年继续要关注的下一个主题,云计算
包括美国的雪花云,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金山云等等。
最近的消息也看到亚马逊的云原来是云计算公司,原来是世界最大的云计算公司,最近的市场份额是节节败退,被微软公司的云抢走了很多新的市场份额。
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导致了大量的企业被迫开始用云计算。从这一点来看,我相信明年云计算仍然会有机会,因为很多公司都开始在家上班,因此在线上概念股整体应该是还会继续有机会。
对于中美的经贸关系的看法
整体来看我对明年的中美经贸关系还是比较乐观。首先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在加速,包括很多美国的金融机构拿到了国内的牌照。
第二个中概股在美国也在继续被追捧,中概股今年在美国的融资的金额和回报率都是创历史新高,明年还会有很多中概股来美国,同时的话中美的外贸明年会大幅度的增长,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美国市场很多存货下降的很快,最近几个月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度增长,很多原因也是一个补库存,我认为明年这一块还会要继续增长。同时来看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配置,包括股票,包括债券的配置也都是在不断上升,这个对于经贸关系还是非常乐观。
当然最后简单可以分享一下关于今年最为火爆的spac上市,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 spac是特殊并购公司,今年spac已经融资了600亿美元,占美国的IPO总的融资金额里面超过了50%,成为今年最为主流的一个融资方式。
我认为明年spac相关上市还会有非常大的量,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因为它里面代表了它并购的标的,很多都是像医疗、健康、金融科技、大数据等等,都是投资人比较喜欢的热点主题。
2021年主要的风险点有哪些?
第一个风险点我认为是新冠疫情继续拖累经济的风险。目前来看大家都比较乐观,认为的疫疫苗来了以后基本上可以控制疫情,但是如果新冠疫情继续拖累经济的话,明年出现二次衰退,探底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第二大风险是由于今年的各国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财政赤字上升的非常快,政府债务很高,因此的话明年出现违约潮,企业违约,包括新兴市场国家违约等等,债务违约风险,明年大家一定要关注。
第三一个是对于全球地缘政治的风险,包括目前世贸组织还没有新的秘书长上台,包括中东的地缘政治,包括英国和欧洲退欧的谈判,一直没有达成协议,这些我认为也是明年需要关注的就是风险因素。
好的,那么我今天给大家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花生和华盛证券的邀请,谢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