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瑞幸1.8亿美元与SEC和解,原地复活还是最后的体面?

2020-12-17 17:48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消息,瑞幸咖啡隔夜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金(约合人民币近12亿元),与SEC达成和解。

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9个月的时间里,瑞幸咖啡伪造了超过3亿美元的销售额。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瑞幸每一天都虚报了大约110万美元的销售额。而通过虚报收入和净经营亏损,瑞幸营收及净利双双快速增长,也被SEC指控为欺诈投资者的行为。

但是由于瑞幸咖啡的虚假交易是“自爆”,同时非常配合调查,并积极发起了内部调查,解雇相关人员,清理了参与欺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等,因此才得以以罚款和解的方式撤销法律层面上的指控。 

20%市值的天价罚单

为了就SEC提出的会计欺诈指控做出和解,以及避免退市命运,瑞幸咖啡只得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交罚款,而这个罚款的金额是1.8亿美元。

截至9月30日的2020财年中,除了追缴的36亿美元非法所得,SEC收缴的罚款也不过10亿美元。

而就在10月至今,SEC已开出两张天价罚单。一张是因摩根大通交易欺诈而开出的9.2亿美元史上最高价罚单,另外一张是本月9日,通用电气(GE)因误导投资者被罚款了2亿美元。

而摩根大通的9.2亿美元和通用电气的2亿美元恰巧都占到了它们公司市值的0.2%。然而,1.8亿美元则几乎是瑞幸咖啡9.47亿美元市值的20%

从中概股之荣到中概股之耻

成立于2017年10月31日的瑞幸咖啡,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开出了超过2300家的门店,卖出了超过1亿杯的咖啡。带着这样的好成绩,2019年5月,瑞幸咖啡成功赴美上市,创下了全球最快IPO的纪录,上市后也一举入选美媒评选的“2020年最佳股票”,一时风光无限,是当之无愧的中概股之荣。

然而,在瑞幸股价高歌猛进,市值一度接近130亿美元的今年1月下旬,知名投资研究机构浑水调研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发布了针对瑞幸咖啡的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

而报告的内容与篇幅一样惊人。浑水共出动了92名全职调查员和1400名兼职调查员,在全国瑞幸咖啡门店暗访,共收集了了超过2.5万张小票,收集了超过1万1千小时的门店录像。

种种证据均指向瑞幸咖啡平均的门店销量与公司所报告的不仅不符,甚至是相去甚远 - 2019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日门店销售量虚增69%,第四季度甚至虚增88%。同时,浑水还指出瑞幸将第三季度的广告指出夸大了150%以上。

报告一出,市场一片哗然,隔天交易开始后瑞幸股票大跌25%。2天后,瑞幸发布了简短的反击声明,称浑水的报告毫无依据并且恶意解读。但这仍然没有挽回投资者的信心,瑞幸股价当日再走低,收跌逾3.5%。

但此后的一个月中,瑞幸股价回弹,市场显示出了就此放过瑞幸的趋势。然后,4月2日,可能是终于顶不住造假还嘴硬的心理压力,瑞幸咖啡“自首”流水造假22亿元人民币,随后股价在一小时内6次熔断,日内跌逾75%。

5月15日,瑞幸咖啡收到退市通知。5月20日复牌后再暴跌,6月17日因未按时提交年报再次收到退市通知。6月24日,瑞幸咖啡宣布接受退市

昔日的中概股之荣,以落魄的姿态成为了中概股之耻。

让人流连忘返的咖啡赛道

虽然在资本市场上一波三折,瑞幸在国内的门店却仿佛无事发生,甚至在深陷风暴中心的上半年仍在持续的扩店。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80%以上,但2020年上半年,在自爆造假的同时,瑞幸仍然在国内净开店近100家。退市以后更是加速扩上继续开出了2000多家新店。

 

不过,瑞幸捕捉到了中国消费者对坐在店里喝咖啡的需求较少,因此新开设的门店基本全部都是快取店。

被开出天价罚单后,瑞幸咖啡于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将继续保持公司稳定经营,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和服务。”

而如果说瑞幸咖啡最大的“成就”,恐怕是以一己之低价,刺激了中国咖啡市场的消费。

虽然门店销售造假,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却也因此显露了出来,引得其他品牌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除星巴克、COSTA等纷纷宣布增加门店布局的计划,加拿大国民品牌Tims Hortons 也于今年5月获腾讯独家投资,并宣布将在中国开1500家门店的计划;麦当劳旗下咖啡品牌麦咖啡也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资25亿元,增加超过4000家门店。

而目前已经拥有近7000家门店的瑞幸已经想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只是与其他涌入的竞争者不同,收缩门店、提高盈利能力并且拿出真实的销售数据证明自己并不是烧钱开店,才是瑞幸目前必须要做的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