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泛海再去地产:收回全部武汉项目

2020-11-25 00:01

原标题:泛海再去地产:收回全部武汉项目 来源:大摩财经

新总裁出身金融体系

撰文 | 舒克

泛海的去地产化已经进行到尾声阶段。

11月24日晚间,泛海控股(000046.SZ)发布公告,称拟以62.83亿元的价格,受让杭州陆金汀持有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公司全部7.74%股份。今年九月,泛海控股已经以16.67亿的价格受让了杭州陆金汀持有的武汉公司2%持股。本次股权转让完成,杭州陆金汀将不再持有武汉公司股份,后者将全部归入泛海控股麾下,由泛海控股98.9685%、泛海控股全资子公司泛海信华持股1.0315%。

泛海控股受让股份的原因是要为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换句话说,泛海很可能将部分出售这一超级大盘项目。

中央商务项目已经立项多年。早在2002年,泛海控股等五家企业响应政府号召,为开发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组建了武汉公司。经过几轮增资和股份转让,2010年泛海控股及泛海信华拿下武汉公司全部股权。2018年,杭州陆金汀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武汉公司增资扩股,才进入股东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已经是泛海仅剩的地产项目。该项目占地总建面达到414.29万方,号称要投资千亿,曾是泛海控股的核心地产项目。不过,泛海控股决心出售这一项目并不意外。

事实上,泛海控股“承包式”开发的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给其带来极大的资金包袱,该项目开发多年仍未全部完工,截至今年二季末,仍有超过三成待开发。早在2018年初,泛海控股就要要将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区在内的地产业务置出上市公司,并置入控股股东中国泛海的金融资产。但近三个月后,其又宣布条件不成熟取消了这次资产重组。

不过泛海控股去地产化的决心已下。今年初,泛海控股将行业分类由“房地产”正式变更为“其他金融业”,并且战略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泛海控股金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51.60 亿元,同比增长 25.55%,在总营收中的比重接近 95%。

虽然金融板块的上涨对冲了地产板块的疫情影响,但泛海控股的业绩在今年前三季度仍大幅度下滑。今年1-9月,泛海控股实现营收92.29亿,相比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11.01%;但同期扣非净亏损达到5.69亿,上年同期为4.58亿,大幅下滑超过224%。

而且,泛海控股还面临着极大的资金链难题。截至九月底,泛海控股持有货币资金188.68亿,相比上年末仅增长4.93亿。同期,泛海控股面临448.91亿有息负债和110.11亿应付债券和250.39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中,短债达到408.05亿,现金短债比仅有0.4。

大摩财经注意到,泛海控股目前存续的13只债券中有2亿规模左右将在明年三月前到期,最近的一笔在12月18日,并且有37.5亿规模债券将在一年内面临回售。

此时如果能通过出售“吞金兽”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回血,无疑将解决泛海的资金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同时还进行了一项高管变动。11月24日,泛海控股公告,11月20日收到副董事长、董事、总裁张博提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张博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总裁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张博将继续在泛海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担任董事职务,除此之外,其将不在泛海及控股子公司任职。

张博离职后,泛海火速聘任张喜芳接替张博担任公司总裁、方舟担任董事。

今年上半年,泛海控股已经经历过一次高层调整,核心人物卢志强卸任董事长,原总裁宋宏谋上位,张博则升任总裁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新掌门人宋宏谋金融履历丰富,加盟泛海前曾先后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央金融工委(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办公室)、银监会等机构工作。

新总裁张喜芳也有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在加盟泛海之前,张喜芳已经是国家电网所打造的英大金融控股平台的核心人物,在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均有深厚经验积累。加盟泛海后,张喜芳先是负责泛海的股权投资业务,并出任泛海投资集团董事长、民生信托董事长和通海国际金融执行董事等金融投资相关职位。

本次泛海控股换帅,同为金融背景出身的董事长和总裁,无疑将让泛海控股再度在金融领域加码。

•END•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