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0-11-12 15:16
作者:刘郁 肖金川
来源:郁言债市
摘要
10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5520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060亿元,占到社融同比多增的55.4%。贷款结构继续向好,10月新增贷款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897亿元,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M1同比继续上行,大方向上对长端利率难言利好。不过,新增社融总量环比减少,可能会强化债市投资者的社融拐点预期,社融给利率带来的调整压力有望减小。
我们按照宏观杠杆率趋稳的假设,对2021的社融进行了测算,可以发现,2021年经济进入信用边际收紧阶段。要实现2021年宏观杠杆率趋稳,每个季度的新增社融规模均较今年同期有所下降。如果这种假设情景成为现实,那么长端利率可能见顶回落。对长端利率而言,信用边际收敛对应利率上行压力缓解。
核心假设风险。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10月新增社融1.42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值1.4万亿元,前值3.48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升至13.7%。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值8000亿元,前值1.9万亿元。M1同比9.1%,前值8.1%。M2同比10.5%,前值10.9%(市场预期值来源于Wind)。
1
10月社融三个特征延续,M1继续上行值得关注
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
10月新增社融1.42万亿元,较9月规模明显缩减,不过考虑到10月国庆假期往往导致当月新增社融较少,存在季节性,因而也不宜以10月外推11-12月新增社融维持在1.5万亿元之内。10月新增社融、信贷的三个特征有所延续:
政府债是新增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10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5520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060亿元,占到社融同比多增的55.4%,低于9月的65.8%,但贡献度仍处于各分项的第一位。8-9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部分均主要来自政府债,在10月延续。
新增贷款同比略增。10月新增贷款同比多增285亿元(非社融口径),7-9月的新增贷款月均同比多增709亿元,可见10月信贷仍在基本沿着7-9月的路径增长。假设11-12月按此趋势继续发展,全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控制在20万亿元之内。
贷款结构继续向好。10月新增贷款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897亿元,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对应地,企业表内票据融资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值得关注的变化,10月社融口径下未贴现票据同比-36亿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而3-7月均为同比正增,且6-9月同比多增金额较大。考虑到央行9月末发布的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较二季度边际走弱,贷款需求指数同比增减也较二季度有所下降,似乎指向融资需求边际转弱。但仍需要借助进一步的数据,才能确认是企业融资需求边际转弱,还是供给减少所致。
M1继续上行值得关注。10月M1同比上行至9.1%,较9月同比上行1.0个百分点。我们分析发现,2010年以来,M1同比约领先PPI同比约10个月,领先10年国债收益率约12个月。当前M1同比持续上行,预示未来利率可能仍面临压力。
对债市而言,10月新增社融总量环比减少,主要源自假期导致的季节性规律,结构改善延续、M1同比继续上行,大方向上对长端利率难言利好。不过,新增社融总量环比减少,可能会强化债市投资者的社融拐点预期,社融给利率带来的调整压力有望减小。
2
情景假设:2021新增社融怎么走?可保持宏观杠杆率平稳
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MLF超量续作,背后是超储率降至2017年水平
10月21日,易纲行长在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中,曾提到“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在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考虑到当前社融口径纳入政府债,基本涵盖非金融企业、居民和政府三个部门,因而社融变化可以较好的反映宏观杠杆率。易纲行长提到的2021年宏观杠杆率更稳一些,对应的新增社融走势是怎样的?
受限于当前数据,较难对2021年各月的社融作出直接预测。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严格假设,制作出一个基准情景作为“标尺”,以直观感受稳杠杆下2021年社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对于今年11-12月,假设社融口径信贷同比多增1000亿元,政府债按照剩余发行额分摊到两个月,其他假设持平去年同期。对于2021年1-9月,[1]考虑到2020年社融受到疫情影响,简化假设按照2019年季节性分布。
其次,计算得出12月末社融与现价GDP的比值(分别假设2020年现价GDP同比2.5%,2021年现价GDP同比10%)。参考历史数据,该比值往往略高于宏观杠杆率,宏观杠杆率参考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给出的季度数据。
最后,参考2019年新增社融季节性分布,调整2021年新增社融每月的假设值,使得2021年3月、6月、9月基本维持在12月末社融与现价GDP的比值附近。此处可选择加常数项或乘常数项来得到2021新增社融的值。详见表1(采用加常数项),据此估算的2021年1-9月新增社融,大部分低于2020年同期,这样才能保障宏观杠杆率基本平稳。
在该情景假设下,2021年经济进入信用边际收紧阶段。可以发现,要实现2021年宏观杠杆率趋稳,每个季度的新增社融规模均较今年同期有所下降。如果这种假设情景成为现实,那么长端利率可能见顶回落。
从近期社融走势来看,预计信用实际收紧的幅度比这种假设情景要小。不过稳杠杆、把好货币闸门,方向上是信用边际收敛。对长端利率而言,信用边际收敛对应利率上行压力缓解。
注:
[1] 考虑到2020年11-12月数据尚未公布,对2021年四季度数据需要作出更多假设,因而仅考虑2021年一到三季度。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