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对比亚迪投机者的纯理性批判

2020-11-12 10:00

大家好,我是大金凤子,今天汽车板块波动剧烈,我作了一篇关于 $长城汽车(SH601633)$  基本面与股价短期波动的关系分析和预判:《不是风动,是心动!》,基本的结论是:短期由资金和情绪驱动的股价波动,我们是无法预判和干预的,我们能把握潮汐的周期,但无法控制每朵浪花的大小。

关于长城的事情,我觉得是说明白了。但对于现在汽车行业的行情为什么会走成这样,有些分析还是觉得不吐不快!前几天(11-06)我就觉得市场情绪和导向有些异常,所以做了一个简单的预判:

现在炒作资金割离之迅猛、行情兑现之激烈却是远超我预期。为什么会这样?我先说一个结论:好好的一段汽车的复苏行情走势,硬是被 $比亚迪(SZ002594)$  的投机者给带偏了!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一轮的汽车复苏行情,是以长城汽车为龙头, $长安汽车(SZ000625)$  为次龙头展开的。支撑这段行情的基本面是整车行业销量的不断复苏和长城、长安新车周期下销量的增长。下面我们看看11月份第一周行业的销量情况,数据来自乘联会。

11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是3.5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10月同期增长42%。第一周的车市零售表现平稳。

11月第一周主要厂商批发销量达到日均4.0万辆,同比去年11月增长8%。受到10月初国庆期间厂商批发偏低的影响,11月第一周环比10月同期增长136%。

零售和批发数据的差别也体现出,市场零售较强也带来经销商的销售信心稳定,因此经销商的进货节奏比出货更快,整车厂处在“主动加库存”的阶段。

截止到今日,整车行业的基本面还是复苏行情,行业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带来汽车板块腥风血雨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新能源新势力概念的炒作!

以前也说过,美股机构突然短时间给予蔚来、理想 这些新势力10倍到万亿市值的估值,目标就是奔着速战速决割美股韭菜的。但这个炒作的背后,只是太过离谱而已,也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因为这些新势力现在占据了汽车制造的一个新赛道:

从资本角度来说,新势力造车的发展对比传统车企发展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已经转入到新赛道。注意!这个赛道是“智能网联”,对应着将来整车商业模式的可能改变。注意!这个赛道不是新能源,更不是纯电或者电池!

“智能网联”对应着什么新的整车“商业模式”?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智能网联价值不仅限于在技术层面的实现软硬件解耦以及整车能力的提供,更关键的是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转变。以往主要依靠集成各子系统硬件后的整车销售及品牌溢价赚取利润,在车辆售出后能够从用户手中获取持续收益的手段有限。未来基于智能网联软件平台,用户在购车后仍能够通过OTA方式购买软件增值服务,丰富的应用能够为车辆打造差异化的品牌特征,反向推动新车销量。更高的销量则意味着整车厂或智能网联平台商将手握海量车辆数据,能够协同合作伙伴通过大数据分析催生更多智能场景服务用户。

手机上为数不多的传感器、执行器已经能够支撑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提供百万级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汽车通过智能网联平台提供的近千项硬件能力,必然能够产生海量的新应用,甚至可能为汽车带来更多现在无法预想到的使用场景,书写出行方式新纪元。

对于这一预期,现在主流车商已经有充分到认识。包括长城、上汽等在内的国内主流车商也已经着手进行研发和布局,百度、华为更是跃跃欲试。只是传统车商由于基数庞大无法做到新势力那样激进的赌一个方向或一种技术路线,显得跟进较慢。但话又说回来,智能网联又需要“大基数”来积累海量数据,特斯拉都降价求量来了,所以这块传统车企又显得占了先机。这是矛盾辩证的,不能简单的说新势力和传统强势车企就一定谁会完全胜出。

那么说美股炒作蔚来等新势力,是披着看好“智能网联”的未来而过度鼓吹泡沫来割韭菜,那随后国内跟着炒作的“新能源”概念的比亚迪,就完全显得无厘头。因为比亚迪在电池新能源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但在“智能网联”这块的布局完全没有占得先机。

我以前还纳闷为什么一谈比亚迪的销量和基本面就会引来那么多的人身攻击。现在我突然领悟到,这段时间投资比亚迪的,绝大多数跟风炒作的短期资金。在你还在较真销量等基本面数据的时候,比亚迪的投机者便如临大敌,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情绪的发酵,需要的是下一个接棒人,而恰恰最忌讳的是那些分析基本面、计算估值、呈现真相的人!

这里面最可悲的是,投机比亚迪的大资金,割的就是投机比亚迪的散户。而一些投机比亚迪的散户,不是去抗拒收割他们的操纵概念的游资,而是转头去抨击分析基本面分析估值的人

比亚迪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公司,但近期炒作比亚迪的,确是一群一无是处的投机分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