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手中签率100% 华住中了个寂寞

2020-09-22 07:22

  原标题:一手中签率100% 华住中了个寂寞 来源:格隆汇

  融资参与华住打新,不光融资费率难以覆盖,同时也有一定机会成本。

  赴港二次上市的华住集团(1179.HK)将于年9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此前,华住集团(NASDAQ:HTHT)已于2010年3月2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市值约280亿元人民币,如今市值约900亿元人民币。

  自从百胜中国回港二次上市破发后,似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对于二次上市的新股都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与百胜中国类似,华住招股价对比美股溢价,丧失套利空间。

  从此次华住集团公布的认购结果看,此次华住认购人数仅仅8793人,认购尚不足额,最终认购倍数为3.39倍,无回拨。从人数与认购倍数上看,打新投资者对于预期涨幅不大的票,均采取不参与或者只打一手的策略。这与阿里巴巴、京东、网易赴港二次上市超额认购数十倍、上百倍的火爆场景相去甚远。

  华住集团本次招股价为368港元,最终定价为297港元,每手14850港元,一手中签率100%,申购1手稳中一手。

  此次最终定价低于招股价,出现这样的折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市公司招股期间遇冷,为确保发行成功,自然需要降低定价,至少在投资价值上给足一定的想象空间。

  但接二连三的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遇冷”究竟是其本身无投资价值,还是打新市场投资者根本不看好二次上市的标的呢?

疫情之下酒店行业 发展受阻

  华住集团起步于低端快捷酒店,其前身是2005年创立的低端快捷酒店汉庭。创始人为季琦。经历了5年的起承转2010年3月,汉庭酒店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HTHT”,自打汉庭上市后,汉庭便计划从低端开始进军中高端市场,成立了全季酒店。2012年,汉庭集团改名为华住集团。与此同时,华住通过会员体系聚集了忠诚且活跃的庞大客户群,截至19年底,拥有约1.53亿名会员,为中国最大的酒店忠诚计划。旗下酒店于三种不同模式下经营:租赁及自有模式、特许经营模式以及根据管理合同经营的特许经营酒店,称之为“管理加盟”模式。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住拥有6187家在营酒店,还有2375家酒店正在筹备中。以新增酒店数量来看,华住的扩张速度在全球公开上市的酒店集团中为最快。根据公开市场消息,截止2019年底,以经营的酒店客房数量计,华住已经成为仅次于锦江国际的中国第二大酒店集团,全球排名第九。

  但酒店产品同质化明显,竞争态势激烈,华住的成长存在不确定性。加上受疫情影响,华住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包括客房收入及非客房收入的酒店总营业额为50亿元,同比下降32%,或许此次挑选的上市时机不尽人意。

华住昨日暗盘面面观

  昨日,华住集团公布暗盘,其情况如下:

  而接辉立这边的互联网券商暗盘则表现为:

  开盘303,最高305,收盘304 ,收盘价相比发行价上涨2.36%,成交量39.6万股。

  截稿前,华住美股价格为40.02元,折算为港股是305.6,相比目前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不过不建议投资参与其中。

  尽管暗盘开盘有小赚,但是对于融资参与华住打新的朋友来说,不光融资费率难以覆盖,同时也错过了一定机会成本,比如此次明源云的申购。

  实际上,参与乙组申购的投资者也郁郁寡欢,乙头申购20000股即400手,需要资金7434167港币,假设用20倍融资,所需本金371708港币,融资7062459港币,计息5天,按照利率3.88%算,利息3202港币,加上融资手续费100港币,一共3302港币,一手融资成本0.2%(按中签37手算),再加上中签手续费1.007%,卖出交易成本0.3%,综合成本1.5%,涨幅超过1.5%才有的赚。尽管暗盘涨幅达到了2.26%,但很多投资者并没有卖出,同时截止到下午5点,华住开始出现了破发的情况,股价跌到295.4港币。今日,上市价格或许不容乐观。

  通过百胜华住的不及预期,后面参与二次上市新股打新的标的,“遇冷”或将成为常态。参与华住打新的朋友就当是中了个寂寞。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