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份完美财报告诉我们的,是京东正在成为第二个亚马逊

2020-08-24 09:19

几年前,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称赞亚马逊宛如一个发电厂,能够为旗下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亚马逊将会影响很多行业,之后几年亚马逊的发展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旗下业务势如破竹发展迅猛,亚马逊的市值也已经高达1.6万亿美元。

 

8月17日,京东发布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近乎完美,不但2011亿元的营收超出华尔街分析师一致预期100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59亿元也远远高于一致预期的40亿元。

 

远超市场预期的营收和净利润只是缩影,这份财报中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很亮眼。通过这份财报和京东近两年的发展,笔者认为京东平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进入平台潜力爆发期,京东有望成为中国版的亚马逊,虽然市值要想达到亚马逊的高度可能性不大,但是目前看仍有增长潜力。

 

在第三方电商行业报告中,用户在多个平台上进行购物的占比越来越高,而单个平台独占用户的比例则在不断下降,电商行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下面来看京东财报分析。

 

各项数据亮眼,季报堪称完美

 

 过去十二个月的活跃买家数量达到4.17亿,同比增长29.9%,创下三年来的最佳表现。过去四个季度,京东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增速分别为9.6%、18.6%、24.8%和29.9%,不断增长的活跃买家数量说明京东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6月份我们的移动DAU同比增长40%,80%的新增用户来自于低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京喜在二季度的表现明显回暖,为京东的新用户增长贡献不小,京喜上面的商家活跃度甚至比京东主APP更高。

 

受用户强劲增长推动,京东二季度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907亿;经调整后的净利润 59.1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率2.9%去年同期净利率2.4%。

 

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40亿元,比华尔街分析师一致预期高出近50%,如此出色的表现让京东股价连续两天大幅上涨,涨幅高达13%,京东股价昨晚突破70美元,市值也创下上市以来的新纪录——1100亿美元!

 

财报中的其他重要数据也都堪称完美。

 

第二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182亿人民币提高到了2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

 

公司账上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共计178亿美元。

 

庞大的现金流和资金储备让京东可以放开手脚,充分投资多个领域快速扩张。

 

二季度,快消品和生鲜销量合计同比增长45%,其中生鲜订单量同比增长140%总销售额超过手机,这对于京东意义重大,因为手机品类的利润率远低于快消品和生鲜,这是京东几个季度以来利润率不断提升的原因。

 

 

上半年3C品类同比增长20%,不过二季度明显回暖,同比增幅28%。

 

上半年京东3C品类总销售额1918亿元。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家电行业上半年报告,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同比下降14.13%,线上家电销售额1913亿元,同比增长7% 。京东凭借线上优势,市场份额不降反增,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29%,销售额近1000亿元,占线上市场份额超过50%,京东的平台优势进一步显现。

 

今年618大促是京东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销售额增长明显回暖,带动平台和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而一季度增速是17%。

 

 

公司未来三大战略重点

 

 

京东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未来三大战略重点,分别是深耕供应链和推进供应链开放,进一步布局下沉市场和产业带,以及全渠道建设。

 

而这里面供应链和全渠道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二季度财报中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另一个值得大家特别关注的重要数据是库存周转天数,这项数据越低,说明零售企业的销售情况越好,周转率越快。

 

二季度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创下历史最低的34.8天,作为对比,全球电商龙头亚马逊的库存周转天数是39天,全球零售业老大沃尔玛的库存周转天数是41天。

 

超高效的库存运转背后,是京东快速成长、不断加强的供应链实力。

 

京东的供应链效率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领跑地位的,京东的这种供应链能力移植给任何一家零售企业,都会产生化学反应,所以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多来,京东先后和国美、五星电器、迪信通等一批零售商合作,输出自身的供应链能力,这又进一步提升了京东的技术服务收入能力。

 

京东的供应链不但能够充满满足自身需求,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同时还能够赋能给其他零售企业,说明京东已经从其他企业的竞争者转变为赋能者,角色转换背后是京东战略格局和高度的提升,京东已经真正的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

 

下沉市场方面本文之前已经说过,二季度京东新增用户的80%都来自于低线城市,京喜二季度也明显回暖,为京东新用户高速增长做出贡献。

 

此外,今年5月26日,京东和快手宣布签下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京东冲击线下市场另一个重要动作。

 

布局产业带很好理解,类似拼多多的C2M,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制造业上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无论是京东还是拼多多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平台的潜力即将爆发,有机会成为第二个亚马逊

 

 

巴菲特曾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称赞亚马逊如发电厂,能够为旗下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将会影响很多行业。

 

随着京东平台潜力进入爆发期,京东旗下的各项子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和当年的亚马逊极其相似,让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京东旗下各大子公司和业务。

 

1:京东物流

 

2018年2月,京东与第三方投资者签订融资协议,交易完成后,第三方投资者一共向京东物流投资25亿美元,持有京东物流19%的股份,按此计算京东物流当时估值130亿美元左右。目前京东持有京东物流81%的股份,绝对控股。

 

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快速发展,京东物流已经从大规模亏损变成盈利状态,一级市场估值也多次提升。

 

京东物流在全国布局了超过750个大型仓库、约1800万平米物流基础设施,存储运营超600万个SKU的商品,累计运送了超5000万吨物资。京东物流员工超过20万,物流网络覆盖了大陆地区100%的区县。

 

2:京东数科

 

6月26日,京东发布公告称,与京东数科达成意向收购协议,将利润分成权转换成京东数科35.9%的股权,并追加投资17.8亿元增持额外股权,届时京东集团将持有京东数科合共36.8%的股权。

 

京东持有京东数科约18.7%的投票权,刘强东拥有54.7%的投票权。

 

7月1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披露的文件显示,京东数科与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以及华菁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3:京东健康

 

2019年11月,京东健康融资9.31亿美元,投资方持有京东健康完全摊薄后所有权的13.5%,京东健康估值约7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京东健康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00%,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速达到65%,超过国内最大的线下药店收入。

 

8月17日,京东健康宣布B轮融资,高瓴资本向京东健康投资8.3亿美元,但股份和估值细节未披露。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提出的京东健康长期目标是实现100亿元收入。

 

4:京东工业品

 

在一季度财报中,京东工业品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目前,京东工业品投后估值已超20亿美元,有望成为京东集团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后孵化出的第四只“独角兽”。

 

5:达达集团

 

6月5日,成立于2014年的达达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IPO,发行价16美元,京东持有达达集团47.9%的股权,目前达达集团股价27.7美元,市值61亿美元。

 

通过京东旗下5家子公司的快速发展,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背后的京东平台的力量,下半年投资者很有可能会看到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在科创板和港股市场IPO,这也将是京东平台潜力爆发最佳标志,同时也是京东的又一个里程碑。

 

我要说的是投资者理解京东的思维需要提升,京东已经从原来的物流+卖货转变为物流、供应链、流量、技术和数据的综合性平台,这其中战略高度是完全不同的。

 

这对于京东来说是一种蜕变,蜕变之后的京东能够重复亚马逊的故事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