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系生产时产品标签掉落

2020-07-20 18:58

行情图

  原标题: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系生产时产品标签掉落 来源:观察者网

  经过排查,该事件原因已确定为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

  此前据媒体报道,7月12日,市民郑女士和同伴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郑女士表示,一开始以为是混杂在乌鸡卷里面的脆骨,直接咽下去了,后来拿筷子拨弄以后,扯出来细细的长条状疑似塑料制品,掺杂在乌鸡卷里。

(截图自涉事消费者拍摄的视频)

  海底捞工作人员随后将剩余乌鸡卷撤走回收,并提出本单免单并赔偿500元火锅券的处理方案,该方案被郑女士一方拒绝。

  第二天下午,就餐的两位消费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部痉挛和便血情况。在济南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就医后,医生诊疗记录显示,消费者疑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但无法确定病因是否与饮食有关,建议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涉事消费者出示的医生诊疗单

  对此,海底捞称,门店店经理已于7月12日晚第一时间向顾客表达歉意,门店13日早上回访顾客情况,提出如有任何不适将陪同顾客就医,13日下午,根据顾客的要求,海底捞工作人员陪同两位顾客到济南第五人民医院就医检查并承担医药费,医院检查结果为正常。

  对于两边说法不一致,观察者网向海底捞求证,海底捞方面表示此前媒体报道的医生诊疗记录是病历,海底捞方面所持的是医院检查报告,因维护顾客隐私而不公开具体报告,但检查报告结果确实为正常。

  海底捞表示,门店负责人及公司总部多次与顾客联系,积极协商解决方案。海底捞对顾客表示诚挚的歉意,支持顾客依法维权,并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将对供应商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要求供应商更加严格加强内部的生产流程操作规范和核查力度,门店端也加强培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海底捞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第一次曝光在公众面前。

  2017年8月,有媒体暗访海底北京捞劲松店、太阳宫店发现,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以及洗杯间都发现了老鼠出没,甚至有员工直接用火锅漏勺清理下水道垃圾。

  在事件爆发3小时后,海底捞发表了致歉信,并在2个多小时后对这一危机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

  然而2018年,在相同的海底北京捞劲松店,有消费者在酱料中发现苍蝇,将此事投诉到了食药监等相关部门。

  观察者网查阅海底捞官网发现,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已发布四次食品管理公告,2020年6月的食品安全检查处理公告显示有16起违规,包括食品过期、未按要求储存、库房厨房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无独有偶,日前,一则刑事判决书披露了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门店两年间用地沟油制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食用,涉案2吨多。而小龙坎方面也表态称在2019年已配合事发当地部门处理了此类事件,对餐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感自责并诚挚道歉”。

  在上周结束的315晚会上,全球大型连锁企业汉堡王被点名使用过期面包,员工将过期汉堡面包上旧的标签撕掉,换上了新的标签,继续做成汉堡卖给了顾客。即便到了食物容易发霉变质的夏天,保质期照改不误。

  连锁餐饮大企业们凭借其良好的食品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追捧,但频繁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在不断消磨顾客的喜爱,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海底捞还能靠服务走下去吗?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